【理论创新】如何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心理或精神需求,通过公共服务或社会服务等手段,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援助等服务,加强国民心理建设,提高身心健康素养,发现化解心理危机,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要坚持重心下移,树牢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以此来筑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
坚持重心下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心理服务需求,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和网络。按照“党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心理”“文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心理”模式,推动建设和完善一站式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广泛服务于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社区康复、灾害救援等各个需要的地方和领域;为失独家庭、留守儿童、残疾人等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属提供心理辅导、压力疏解等服务;强化对突发性事件心理障碍群体的及时干预与疏导;为一般大众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通过提供覆盖全民的普惠性心理服务,推动心理服务供给更加均等可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水平,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社会心理服务优质共享。在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化解基层社会心理危机,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演化成社会问题。
树牢系统观念。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支持系统。建立完善包括城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等在内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共同体。构建“自我支持—家庭支持—亲朋邻里与同学同事支持—社区(村)与组织(单位)支持—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支持—政府支持—社会与文化支持—生态环境支持”的服务链条,找准心理需求最大公约数,画出社会心理服务最大同心圆,实现专业服务与业余服务相结合、个体服务与群体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应急性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供全周期、全覆盖、全链条社会心理服务。
注重源头治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一方面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要统筹做好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法治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舆论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从源头预防各类社会不良心态和苗头隐患的产生,减少个体心理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开拓心理健康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制定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事业和产业领域的政策措施。加强科技赋能,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社会心态监测及重大社会心理问题分析,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关注居民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搭建社会心理服务综合平台,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便利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能力、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研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高校辅导员、社区网格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心理服务理念与实践技能培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的人才储备。
(作者: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教授 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