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统筹实施“六治工程” 用党建“金钥匙”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指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
结合天津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中的基础性、支撑性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天津以“六治工程”为抓手,不断做优做强基层治理品牌,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见行见效、善作善成。
凝心铸魂
把好党建“方向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天津市聚焦加强党的领导、为民服务、安全维稳,统筹实施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六治工程”,系统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推进转变,从“做没做”“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去年,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天津建立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不久前,天津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副总召集人,26家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
完备的顶层设计,为具体工作落实明晰了方向。天津市各区委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统筹推动,合力攻坚,形成一贯到底的基层治理“动力主轴”,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自2023年开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经过一年努力,338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部完成,放权赋能10项重点项目和基层减负10项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将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今年将坚持推进重点任务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从群众关切入手,着力推动问题攻坚突破,围绕“六治工程”,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15项重点项目,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强基固本
筑牢治理“主阵地”
“过去,社区内外的墙上挂满各类机构标识牌、功能标识牌等。”和平区卫华里社区党委书记邸颖说,“如今,牌子减了,社区负担轻了,我们也有更多精力为群众办事了。”
为更好为基层减负赋能,今年,天津将继续实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放权赋能10项重点措施和基层减负10项重点治理,持续做好“加减法”,推动基层抓落实和服务群众的职责“归位”。
基层党建关键在“建”,“小盆景”如何连成“大风景”?天津积极探索“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的有效办法,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加强精准分类指导,不断扩大“两个覆盖”。坚持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全面领导,条理化、规范化梳理相关工作职责,引导好行业协会商会明其方向、走对路子,分类分区域推进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模式、“社工+志愿”工作模式等试点工作,指导推动各区积极深化工作实践创新。
基层治理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天津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围绕“六治工程”开展成效评估,采取随机走访、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到现场看,听群众说,见具体事,对32个市级示范点开展成效评估,带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创新招法
办好群众“心头事”
“住在这里很幸福,遇上什么事都有人帮助解决。”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是中心城区内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动员广大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探索出老旧社区纠纷“三聚焦”(聚焦“门内”、聚焦“楼内”、聚焦“院内”)工作法,实现家庭纠纷“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楼”、公共纠纷“不出院”。
物业管理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关系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天津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创建。
此外,天津还探索以智慧化手段破解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无法骑行进入物业管理小区、居民收取快件或餐食不便等突出问题,在滨海新区、北辰区试点推行“骑码进门”“码上蜂行”APP。同时,坚持行业建设和基层治理一体推进,引导医生、律师等群体和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参与基层治理。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将继续从群众关心的事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抓起,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