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专社结合提升社区矫正质效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探索构建“专社结合”的密山版社区矫正模式,凝聚基层群众组织、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志愿者)、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力量,打造“中途之家”,努力实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多元化。
发挥基层群众组织自治联动作用
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阶段,充分利用村(居)民委员贴近矫正人员日常工作、生活的优势,广泛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与司法所联合开展调查评估,详细了解被调查人的日常表现情况和对所在村(居)的影响程度,准确取得第一手资料。
发挥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桥梁纽带作用
构建“1+1”协同执法工作模式,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党员干部等加入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联盟,由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与一名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志愿者协同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实现矫正方式多元化、专业化。
发挥专业律师法治帮扶作用
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律师介入矫正工作,积极打造法律服务“直通车”。开辟双线课堂,线上依托腾讯、钉钉等开设移动式法律知识小课堂,线下以律师大讲堂开展普法教育专题讲座,同时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帮扶服务,引导矫正对象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避免重新违法犯罪。
发挥心理咨询师释压赋能作用
与心理咨询中心签定购买服务合同,矫正人员心理辅导做到四必谈:新入矫人员必谈、即将解矫人员必谈、情绪波动较大和家庭事业有重大变故的人员必谈、有心理干预需求的矫正对象必谈。进行心理疏导讲座,通过心理咨询师深入治疗,化解不良情绪,平稳回归社会。
发挥中途之家亲民便民作用
在兴凯湖农场建立“中途之家”社矫点,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到工作站对社区矫对象开展教育帮扶工作。选派党员、退休教师等入驻“中途之家”,有效发挥“亲”与“熟”优势,协助开展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