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五微联动”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在“精治楼院”“标准化治理”基础上,推出“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旨在通过在社区楼院层面开展各项微观治理的有机联动,实现社区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包含“微组织”“微项目”“微服务”“微自治”“微议事”五方面,其中,“微组织”指由社区居民基于特定目标、兴趣或需求自发组成的小规模组织,旨在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微项目”指针对社区特定需求而设计的规模小、针对性强、响应及时、居民参与度高的服务项目,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需求;“微服务”指打造细致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微心愿和微需求;“微自治”指充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微议事”指在楼院、网格等较小范围内进行的议事活动。
在“五微联动”模式中,各项微观治理措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动机制。例如,“微组织”可以发起并推动“微项目”的实施,“微服务”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微自治”可以监督和协调各项工作的落实,“微议事”可以为居民提供反馈意见的渠道。通过这种联动机制,各项微观治理措施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现社区楼院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五微联动”楼院治理模式从“微组织”到“微议事”,在促进社区治理的全面提升和社区发展的推动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微组织”的形成社区治理提供了更多元的参与方式。居民可以更直接地反映和解决社区问题,让居民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从而提升他们在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微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发展状况。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的“微项目”,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居民的需求,在提升社区品质的同时,还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微服务”地提供给予了居民更贴心、更贴近生活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满足居民微心愿和微需求,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微自治”的开展则通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增强了居民自治意识,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氛围。“微议事”的开展促进了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居民在参加议事活动过程中,可直接反映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增强了社区事务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此外,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通过“微项目”的开展,社区能够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微服务”则使得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微自治”和“微议事”等方式的应用,不仅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决策中来,促进了社区事务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最终实现了社区内部矛盾的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