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强化信访矛盾源头治理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强化信访矛盾源头治理,探索“232”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挥“两会”作用
由村(社区)民(辅)警担任村(社区)治保会第一主任,民(辅)警依托自身业务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把村(社区)网格员纳入村(社区)矛调会组织机构,网格员依靠自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形成以民(辅)警、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保安、治安积极分子、乡贤为辅的治保会、矛调会团队,常态化开展矛盾调处、便民服务、公益活动、法治宣传等活动,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诉求台账,进行动态管理,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最大限度将群众诉求解决在村(社区)。
整合“三个中心”
加快推进信访场所标准化建设步伐,整合乡镇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立乡镇社会治理中心,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社会治理中心主任,中心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便民服务等社会综合事务,对来访群众进行统一登记、集中受理、分类处理,乡镇层面能解决的事项,第一时间确定牵头领导,明确办理时限,制定办理举措,将办理结果第一时间进行反馈;乡镇层面不能解决的事项,及时转办县直有关部门进行办理,由包村领导负责追踪办理结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来访群众。
统筹“两大机制”
统筹用好县委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与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对难度较大的重难点信访案件,由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或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主要召集人主持召开重难点信访事项专题会议,制定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压实各方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建立由法律工作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初信初访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