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法治赋能基层治理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依法履职,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筑牢共治“压舱石”
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做。在河埒街道搭建“稻花香里”街事会平台,及时回应居民“围墙内外”的诉求,实现居民小区“围墙内外”治理全面覆盖,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加强居民协商自治体系建设,组织编写居民协商议事指导手册等,引导小区运用各类方式方法开展协商议事,实现小区共治共享。
念好善治“紧箍咒”
完善区级、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构建全方位调解工作格局。以矛盾纠纷多元调处“1+6+N”体系为基础,设立乐阳调解工作室、王倩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实现服务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街道层面探索建立“小院+”调解项目,发挥党员干部、网格员、乡贤等群体人熟、地熟、事熟优势,激活小院“微调解”,实现多元力量善治、多元服务共享。
找准巧治“风向标”
统筹妇联、公安、民政等多方资源,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网络,全面开展送法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小区活动,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立“法律明白人”法治成长机制,量化法治培训、调解指导、法律咨询等三项指标,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双向奔赴。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学习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宣传好人好事,以德治之为激发基层巧治活力。
激活精治“新动能”
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自治实践,提升治理效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组建法律宣讲团,举办乡村法治讲堂、法治宣传大篷车巡演,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隐患。组织律师线下“坐班”、线上“问诊”等公益法律服务,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法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