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畅通渠道听民意 破解急难愁盼事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作用,通过打造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党代表下基层听民声、解民忧,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动党代表创新履职,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倾听茶农心声解除茶农心病
云雾山中茶,游子身上衣。云缠雾绕的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茶乡。当前正值春茶采摘高峰,然而采花乡长茂司村老茶农陈传家却犯了难。
“我和老伴都快80岁了,家有十几亩茶园,身体虽没多大毛病,但劳力确实不济,辛苦一年收入不到万元。”5月12日一大早,陈传家便找到村里,向宜昌市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左青松诉苦。
其实,陈传家的心病,也是左青松的思考,长茂司全村1900多人,在家60岁以上的将近一半,茶园“谁来种、谁来管、谁来采”成了困扰该村茶产业发展的头等难题。左青松一边征集茶农意见,一边向县里反映茶农的心声,想方设法解决茶农实际困难。“老茶农缺乏劳力,那我们就成立社会化服务队,帮茶农一起种一起采一起卖。”左青松边思考边行动,迅速成立村社会化服务队,组织32人手工采茶队,服务全村茶农780户、茶园3882亩,解除了老茶农们的心病。
“和服务队签了协议,茶园全部托管给村里,一年净得1万多元呢!”受益的老茶农们笑眯了眼。
征集求学信息关爱山里孩子
4月30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刘发英正在“英子姐姐”党代表工作室整理月度助学台账,娟秀的字迹密密麻麻记载着一串串充满爱心的助学数字。在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英子姐姐”党代表工作室中,陈列着180多本助学爱心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19年来每一笔助学款的来历和去向。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和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始终关注山区教育。“英子姐姐”助学团队依托征集到的捐助者与受助者的意见和建议,与2000多名国内外爱心人士共同筹集助学善款3300多万元,帮助5100余名困难学生上学读书,其中1800余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
“我将时刻牢记党代表身份,以党代表工作室为阵地,不断收集民情民意,强化追踪问效,让教育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刘发英的心声。
引导民宿抱团助力乡村振兴
“必须统一标准、规范经营,大家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蓉在自己的党代表工作室给民宿经营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宣传宣讲,引导民宿经营者中的党员规范经营。
许家冲村紧邻三峡大坝。近年来,该村旅游发展蒸蒸日上,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不少农户借机打造特色民宿。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村内民宿一度陷入低价销售、服务下降的恶性竞争。针对民宿野蛮生长的乱象,谢蓉带领村干部上门入户听取民声。同时,开展惠民政策宣讲,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村“两委”根据民意探索成立了初心民宿经营管理合作社,统筹整合全村38家民宿,建成一站式接收订单、标准计价、分配入住的管理平台。
“现在,有了合作社的统一经营,我们既省心省力,又能稳定增收!”5月18日,已经获得稳定收益的民宿经营者小张感慨地说:“这才是乡村振兴该走的路子。”
打造议事平台共同缔造幸福
“我们小区没有逃生通道,建议制作一个钢架旋转逃生楼梯。”“其他老旧小区都加装了电梯,我们也可以装一部啊!”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洪娇的代表工作室里,围绕环海小区进出通道问题,居民坐下来共同协商。最终,社区链接市、区7家单位资源,引导居民筹资17万元,投劳90余天,完成电梯加装,解决了困扰居民近30年的出行难问题。截至目前,洪娇通过议事平台累计接访群众1700余人次,收集问题建议323条,妥善解决了280余个民生问题,3011户居民受益,曾经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为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便于党代表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上传下达、民意畅通,宜昌市探索打造了首批20个党代表工作室,带动各级党代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基层民众意愿上传更畅通,让党委、政府办事决策更科学。
宜昌市委组织部组织1.2万余名市县乡三级党代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基层群众,做好上传下达,大胆探索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路径方法,累计征集并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6800余个,及时回应了群众期盼,密切了党群关系,增进了群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