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云南临沧:建好“六支队伍” 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来源:云南政法    编辑:王岩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把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持续巩固拓展“两网融合”,建好“六支队伍”,打造群众身边带不走的普法队伍,构建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在平安双江建设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布朗哨兵”发挥治理大作用

邦丙乡根据布朗族人口占比大的实际,依托农村党员、退役军人、民兵、治安信息员、灾情信息员等力量组建143人的“布朗哨兵”队伍,发挥“会民语、懂民情”等优势,在社会治安维护、应急处突、“双语”普法、移风易俗等方面积极作为。自组建以来,全乡辖区内未发生过恶性事件和命案。

“巧舌妇”弹奏乡村幸福曲

勐勐镇结合傣族村寨普遍存在妇女当家的特点,组建“巧舌妇”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村容村貌整治、产业发展引领,充分发挥善于沟通的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红袖标”守护平安在行动

沙河乡创建由辖区群众、商户、保安、环卫工人等群体组成的“红袖标”队伍,将“红袖标”力量安排到专业巡防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参与社会治安维护,成为掌握治安动态、加强治安防范的“流动哨”和“千里眼”。

“茶山卫士”护卫产业促健康

勐库镇结合采茶季节进出茶区采茶工众多、社会治安复杂的实际,以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为抓手,组建“茶山卫士”志愿服务队,在维护茶山治安秩序、规范广告牌、户外直播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茶产业健康发展。

“护村队”点亮村寨“平安灯”

大文乡聚焦酒后滋事、矛盾多发等问题,组建“护村队”,开展社会治安日常巡查,在红白喜事、重要节庆活动中劝导村民少饮酒、不闹事,同时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帮手,维护村寨和谐,点亮“平安灯”。

“乡土人才”群贤共治和美村

忙糯乡充分挖掘退休村干部、老党员中的优秀人才,组建“乡土人才”队伍,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参与解决移民搬迁、水库建设、耕地流出整治等工作中衍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形成“群贤共治促乡和”的新格局,助力和美村寨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