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三网”建设推动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华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大力加强“三网”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织密基层治理基础网
新华街道坚持做强党建、做实治理、做优服务思路,建设党建引领“微网阵地”,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街道积极建设民需服务体系,建立276个网格党支部,遴选512名红色楼道长,明确职责、精准定位,入网格、进庭院、到楼道,建立庭院党支部服务群众季度活动主题制度,激活庭院“红细胞”,构建群众“连心桥”,成立大发商圈党建联盟,建立党建项目、资源、需求“三张清单”,统筹庭院党支部、商圈党建联盟等资源力量,擦亮“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基层党建品牌,创新设置“流动办公桌”,在庭院为居民办理民生服务事项,让居民共同参与小区事务管理。
织密风险隐患发现网
把控矛盾风险点。组建由民警辅警、网格员、社会组织、驻地单位、平安志愿者及心理服务室专业力量组成的社区信息员队伍,实施“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运行机制,聚焦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推动早发现、快处置。
摸准群众关注点。完善网格排查运行机制,建立街、社、网、院四级排查网络,打造“平安庭院”微信工作群,明确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等网格事项。规范建设20个“庭院议事堂”,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定期合议。回应百姓期盼点。定期对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分类梳理、会商研判、精准推送、闭环处置,建立“三张清单”,采取个性问题点对点交办、共性问题集中联办、复杂问题专项整治等方式,协调联动解决百姓期盼,实现群众“微心愿”。
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
搭建专业化调处平台。实体化建设街社两级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室),建立10个社区“法律诊所”、心理服务室,加强“四所一庭一中心”建设,健全岗位职责、处置流程等闭环调处制度。建强群众性调处队伍。建立社区“和事佬”调解员队伍,将“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纳入其中,制定各类议事协商庭院会议制度,开展继承赡养、装修扰民、物业服务、占用公共空间等纠纷调处。开展志愿式调处服务。建立发动党员、联动物业、带动商户、内引外联的志愿服务机制,推行“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12支志愿服务队伍会同驻街20余家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邻里守望、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