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教育系统推动平安建设走深走实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系统坚持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打造平安校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备因素,通过“六个结合”,有力有序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平安建设与安全教育相结合
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打造“1530”安全教育提示警示机制(每天放学前1分钟、周未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的安全教育提示警示),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时段,围绕防诈骗、防溺水、防火防震、防交通事故等内容开展主题安全教育。
平安建设与法治宣传相结合
组织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民禁毒宣传月等法治宣传教育和学校安全专题教育整顿等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及法治副校长作用,深入宣传开展平安校园创建的目的意义及“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多形式开展各类法治安全教育活动。
平安建设与隐患排查相结合
开展全市学校安全防范、校园安全大检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和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消防、燃气、校舍安全等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同时通过学校自查、邀请燃气部门联合检查等,为广大师生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平安建设与应急演练相结合
印发法治安全教育“一周一主题”方案、应急演练工作计划等文件,组织师生开展反恐防暴、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开展市级消防和反恐应急疏散演练观摩及应急避险培训、县区级演练观摩及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
平安建设与周边治理相结合
联合公安部门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在上放学时段深化红袖标护学,加大护校巡查力度。强化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抽查检查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点、食品店、超市、网吧等场所,持续有力净化校园综合环境。常态化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加强管理力度。
平安建设与家校共育相结合
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依托西宁家长成长学院,通过发放致家长一份信、邀请法律顾问或法治副校长上一堂家庭教育法治安全课,推送典型案例等形式,引导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责任,共同守护孩子平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