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调解员”任科喜——用法治力量守护塘房村
来源:云南法制报 编辑:王岩
任科喜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民调解员。从2004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任科喜就一直兼职人民调解工作。今年,已经踏进60岁的他仍然斗志昂扬,在带领广大村民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同时还要为村民解决烦心事。
“在塘房村,任科喜大哥处处以身作则,在矛盾纠纷调处中于法于情一碗水端得很平,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这几年,塘房村真正做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矛盾不上交。”南捞司法所所长胡世兰说道。

因为群众基础好,2013年,任科喜被群众选举进入村委班子。在日常的人民调解工作中,他认真执行“三个一”调解工作法,即调好一案,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及时依法调处每一起纠纷;讲好一法,在调处每一起矛盾纠纷中,充分运用相关法条使当事人心服口服;明好一理,通过一起矛盾纠纷的调处,及时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起到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在调解理念上,他注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用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解析法律问题;在调解方式上,他坚持将调解办公桌搬到事发现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打老百姓看得见的比喻,与纠纷当事人同凳坐、同桌说、同谈心,一起化解矛盾纠纷;在调解方法上,不断解锁多种调解方法,即联合各方力量开展“会诊”,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2023年8月,南捞乡塘坊村委会聚集了一些群众,经了解,2023年初,塘坊二组因绿美乡村建设在道路旁边堆放了一堆砂石料,恰巧在此处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马关县人民法院判决塘坊二组赔偿当事人各项损失42677.63元,但因村小组无力支付,寻求调解员帮助。任科喜知道后,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由南捞乡塘房村委会塘房二组一次性通过现金给付的方式赔偿死者亲属3000元的和解协议,解决了矛盾纠纷,解开了群众“心结”。为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从2019年以来,他走遍了20多个村小组,踏进了900多户群众的大门,面对面传授,让法治知识覆盖全村3000余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9年中,任科喜认真组织参与各类矛盾纠纷排查1000余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余件。虽然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调解员,但他舍小家、顾大家,认真当好群众矛盾纠纷的“润滑剂”“和事佬”,让一名人民调解员发挥了大作用。2023年,他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0多年前,塘房村盛产塘房橘,皮薄汁多、口感上乘的塘房橘是该村的明星农产品。近年来,塘房橘品种退化,病虫害十分严重,这成了种植塘房橘村民的心病。近期,塘房橘品种严重退化的问题已经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重视,种苗的优化培育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