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1+2+N”模式解纠纷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张敏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两个团队、多元解纷“1+2+N”模式,努力将矛盾纠纷止于萌芽、化在基层、挡在诉前。
推进诉调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
强化诉调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施行开放式柜台办公,设置导诉台、叫号机、电子触摸屏及POS机等便民设施,实现诉调服务工作全业务、全流程的自动监测、指导管理和评估分析。推进诉调有效衔接。设立诉前“于凤调解室”和法官联络员,全天候接受辖区派出所、街镇综治中心等行政机关和行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推送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专业指导、调解和司法确认,与市信访局、市银保监局等相关单位建立联调联动调解机制,做到调解多方参与,矛盾多方化解,问题面对面解决。开通网上诉调服务。深化案件网上立,建立“互联网+诉非衔接”多元解纷工作机制,通过微信、云庭审判等方式实现办案零接触。
组建调解员和速裁法官团队
组建调解员团队,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8个,聘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60人,建立“于凤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调解家事、邻里纠纷。组建速裁法官团队,按照1∶1∶1模式,组建“法官+助理+书记员”速裁团队,法官助理对简易案件先行调解,调解成功后申请法官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及时与承办法官协调对接简案快审。构建“调解+速裁”工作模式,建立诉前调解平台,吸纳23名人民调解员入驻诉调服务中心参与诉前矛盾化解,由速裁法官对调解员的调解工作进行全流程法律指导和专业审核,加速能力提升和问题解决。
建立多部门解纷联动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部门职能细化解纷职责,全覆盖压实多元解纷诉源治理主体责任。强化协调联动。依托综治中心建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网格协调指挥中心(服务站),由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住建局等“N”个部门入驻网格协调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商会、分析研讨会。强化督导考评。把多元解纷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考评指标,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制度,针对多元解纷联动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薄弱环节,分析研判、多方会诊,推动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