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河南中牟:多元共治叩开群众“幸福门”

来源:中原盾    编辑:王岩


河南省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地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大、民生需求广、治理难度大,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是青年路街道面临的迫切问题。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近年来,中牟县青年路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创建,深入推进“四治融合”,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起“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新格局,让群众的幸福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党建引领

破译老城“蝶变”密码

“经常看到咱们的党员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在街道、社区走访,这些年实实在在给咱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儿。”辖区群众的这番话,蕴含着青年路街道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青年路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不断促进“四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深度融合;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青年路街道出台《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的意见》,以社区楼院和村民组为基础划分三级网格85个,结合地情人情设置微网格1800余个,完成“数据一个库、要素一张图、指挥一平台、共治一张网、评价一标准、运行一中心”建设,大幅提升“街道一体、直达网格”的指挥调度能力。在此基础上坚持网格“塑形”,党建“塑魂”。推动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街道层面由党工委书记牵头抓总,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负责,将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项目化推动责任落实。

多元解纷

构建幸福和美村居

“多亏了他们,俺老两口的养老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是多年来和仨孩子的隔阂终于消除了。”中牟县青年路街道明山庙村的刘老汉面带笑容地说道,他口中的“他们”,指的是村里的“之凤说和团”。

随着经济发展,该村重点项目多、征地拆迁任务重、社会矛盾纠纷易发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补齐治理短板,成为摆在明山庙村面前的一项重要实践课题。

“之凤说和团”中的“之凤”二字取自明朝崇祯年间刑部尚书刘之凤,他一生谦、逊、忠、厚,深得老百姓的爱戴。明山庙村深入挖掘和传承该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组织辖区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组建“之凤说和团”,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化解,从而实现 “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之凤说和团”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工资了,法院、劳动局、街道社区都出面帮我们调解,效率就是高啊。”在青年路街道城东社区,领到工资的老高和工友们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

青年路街道打造“互联网+调解”平台,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机制,在接访、咨询、受理、调解等环节全部实现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劳动仲裁等多方资源,全面提升源头治理、应急处置、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大批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激活网格

释放共治共享活力

今年年初,中牟县青年路街道泰安小区因物业费上涨,物业公司与业主多次发生矛盾,物业公司突然撤出。

面对突发情况,建安路社区网格长依托“一网带五长”体系,利用片长、楼栋长、单元长召集业主凝心聚力、转危为机,以“量出为入”的原则,分摊维修电梯费用、众筹保安、保洁,不仅支出比之前更少,更带动小区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

青年路街道强化“一元”带“多元”,在网格内选出网格长、片长、楼院长、路长、店长,形成“一网带五长”的特色服务体系,紧密团结各方力量,以抱紧“石榴籽”的方式,逐渐形成齐抓共管的有益局面。

家住青年路街道水岸鑫城社区的陈女士,通过网格员在楼洞口张贴的“郑好拍”二维码,上传了困扰自己的房屋漏水问题。接到求助信息后,网格员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及时发现陈女士楼上邻居家漏水的原因,并促成两家对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青年路街道积极探索基层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模式,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通过“青年e站”“郑好拍”等小程序,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各类问题4000余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