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福建石狮:不断拓展延伸社会治理内涵和领域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福建省石狮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拓展延伸内涵和领域,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强化阵地建设

“党建+综治”融合建设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推进“综治+”治理中心融合建设,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区服务联建、社会治安联防、行政执法联合、基层平安联创、应急处置联动,做实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做到功能互补、各有侧重、效能叠加。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41个“综治+”治理中心建设。


“网格+警格”联动共治将全市9个镇(街道)划分为134个村级(社区)网格、675个单元网格、1396个责任网格,各镇(街道)政法委员、村(社区)支部书记分别担任两级网格化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分别担任两级网格化中心副主任,3160名在职党员编入具体网格,真正做到警网融合、力量融合、职能融合、监管融合。

多元主体参与

健全调解组织以海上渔业协会调委会为样本,建立联合会商、信息共享、执法协作、信息通报机制,发动各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探索出“榕请调解”“领里井调解”等调解模式,成立个人调解室13个,各类调解组织167个,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组织网络。以“海上枫桥”为引领,从“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不断创新发展内涵和领域,探索推出“园区枫桥”“电商枫桥”等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聚合调解力量

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处力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和各类社会团体人员作为特邀调解员,建立调解员名单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时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均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村(社区)配备专职调解员。

激活志愿服务全市构建平安志愿者工作体系,发展壮大凤里“火凤凰”、灵秀“百灵鸟”义警队、蚶江“厝仔大爷”等平安志愿者队伍,完善“1334+N”社工项目服务模式,重点做好社会救助、社区治理、治安巡防、交通安全、平安校园等基础项目,形成无缝隙、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安志愿服务网络。

提升管理效能

构建智慧中枢

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整合全市各部门自建系统管理后台,依托智慧石狮管控指挥平台和“网格通”App,联动公安、信访、妇联、“12345”等部门,创新建立“和润狮城·订单分包”工作机制,全链条构建矛盾纠纷清单流转、多元化解动态追溯的新格局。

打造智慧防控

围绕提升态势感知、预测预警、精准防范、动态管理、服务社会水平,创新“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模式,搭建社会治理综合数据库,将辖区内人、地、物、情、组织等全部数字化纳入网格管理。截至目前,全市智慧安防小区实现100%全覆盖。

建设智慧政务“互联网+”手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发“智慧法院”“智慧法援”“智慧公证”等业务,有效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解决群众身边法律难题,让群众享受到“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建立“金融审判在线办案平台”,成立“普惠金融共享法庭驻行e站”,金融案件平均立案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15天,真正实现打官司“零跑腿”。

凝聚服务合力

全力护航经济发展印发出台《石狮市政法机关进一步深化法治护企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十三条意见》,实体化运转服装产业集群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体化、一站式”精准服务。打造网络电商巡回法庭,开辟线上线下网商纠纷快速解决“绿色通道”。成立“亲商服务队”,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展会活动。设立知识产权发展工作站,提供定制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保持政府购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将公共法律服务点延伸到工业园区、电商园区、行业协会,打造公共法律服务“148”品牌,建成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实体平台法律顾问全配备。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八五”普法宣传力度,组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打造法治宣传品牌,深化平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开展“您下单、我开讲”的“订单式”普法课堂、《锦绣说法》直播普法等特色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