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甘心为民 细描基层治理平安图景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政法委员王晶,2012年参加公推遴选考入中华路街道综治办,成为政法队伍的一名新兵。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基层,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一次次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办公桌上熠熠生辉的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奖章见证了一位基层政法尖兵的成长。

化解群众千愁万绪的贴心人

刚刚走上政法工作岗位不久,王晶经历了一段“硬核新手体验期”。有一天,街道门前突然聚集了近百人,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房烂尾,延期2年未能交付,户主无法按时入住。愤怒且无助的户主们走到了王晶的面前。“大家有事慢慢说……”话说到一半,一位大爷劈头盖脸地说:“你个小丫头片子,你能解决我们房子的房产证吗?你要是解决不了,赶紧站一边儿呆着去!”这是王晶第一次面对这阵仗,心里其实挺怵的,但尝试换位思考后,王晶快速整理好情绪,为了能让这些百姓尽快住进自己的房子,王晶配合有关部门,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开发商筹措资金,协调市区相关部门,配套供水、供电、供暖。在多方的努力下,开发商终于筹到资金,烂尾楼重新开工,看到这样的变化,老百姓心里也安定了许多。不到一年,小区近千户居民终于拿到了新房钥匙。

后来,每次有办事的群众到街道找我,门卫大叔见到就喊‘你家亲戚来咯’,我听着很开心。”王晶心里装着回忆,眼角溢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甘心调”治理体系的领航员

2021年初,甘井子区创建了以“甘心为民,调纷止争”为宗旨的“甘心调”治理模式。中华路街道治理环境多元复杂,社区众多、商圈林立,是“甘心调”理念落地试点的不二之选。街道政法委员王晶主动承担起统筹协调职责,思路清晰地将试点建设的任务分解成若干步骤。

第一步,划分网格。中华路街道按照200到300户划分  一级网格 427个,按50户到100人划分二级网格2100个。第二步,场所规划。在网格层面设置网格议事点、社区层面设置评理说事点、街道层面建设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三步,打造团队。组建“4+N”服务小组,即网格员、专职人民调处员、网格信息员、社区民警和“N”名网格心理咨询师、派驻法官、心理服务志愿服务队等,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处置。第四步,加大宣传。在每个网格楼栋门口张贴网格信息员公示牌,详细记录了网格信息员、社区民警、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的联系方式,还有清晰明确的为民服务“三办”事项,让老百姓遇见困难时知道找谁、找得到人。两年来,调处成功率达到99.29%。

金牌调解队伍建设的推动者

王晶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专业团队。为了提高法院反向导入诉前调解案件的规范性、公信力,与甘井子区法院速裁庭保持联系,多次研究完善、规范调解程序、文书,派专职人民调解员轮流到法院学习,参与法院诉前调解的全过程。

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提供交流的平台,王晶定期组织“圆圈会议”,分享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技巧、商讨解决办法,日拱一卒积少成多,调解员都表示收获良多。

“圆圈会议”上,王晶敏锐地关注到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矛盾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她与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系,为“甘心调”团队开展特别定制的心理知识培训,调解员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培养共情能力,积极换位思考,让调解工作多一份情,让问题在暖心的氛围里彻底解决。同时,学习心理知识也是对自身工作压力的科学纾解,给调解技能百宝箱里新增了宝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