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云南楚雄:描绘诉源治理新“枫”景,打造定分止争新“引擎”

来源:云南政法    编辑:张敏

今年以来,楚雄州元谋县人民法院采取以“一站式”多元解纷为中心,打造个性化调解室、凤凰花调解室、张一修调解室、无诉乡村示范点指导工作室,依托黄瓜园中心法庭,在十乡镇设立诉讼服务工作站和诉调对接工作站的“14110工作法”。2023年1-9月,元谋县法院收案数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5.31%,民事收案下降13.27%。

强党建延职能

党员法官包村挂点巡回诉讼办案。依托基层党组织阵地,实现法官联乡包村指导调解、巡回审理、提供诉讼服务,实现基层解纷“零距离”。1-9月,深入乡镇巡回就地办案2989件,开展诉讼服务54场次、法律宣传64次,开展培训36场次,培训调解员、村组干部、法律明白人1480人次,现场指导调解纠纷1560件次,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法律服务75次。
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黄瓜园镇建立2个“无讼乡村”示范点指导工作室,结合“4+2”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推进纠纷调处,力促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诉无诉”转变。“三官一律”进基层乡村治理添动力。安排30名法官与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协同配合,挂点77个村(社区),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基层排查纠纷、化解矛盾、普法宣传,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今年以来,30名法官深入村(社区)开展工作28次,培训人民调解员、村组干部1650人次,参与调解纠纷169件,调解成功156件。

建机制强队伍

探索机制激合力。联合制定《元谋县诉前委派调解工作实施细则》《元谋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紧扣“案件谁来调解、怎么调解、调解保障”问题导向,明确部门职能职责,细化案件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等操作流程,为诉前委派调解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壮大队伍激活力。全面引入第三方非诉解纷组织入驻县法院,从长期从事调解工作、曾在法院担任书记员、熟悉诉讼程序和办案系统操作的人员中选聘6名坐班特邀调解员,专门从事诉前调解。强化保障激动力。把特邀调解员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以案定补”兑现特邀调解员补贴经费,解决后顾之忧。大力加快调解“大数据”建设应用,积极创造信息化办公条件,减轻调解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扬优势善创新

着力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聚焦诉讼服务应用系统,做好与审判、执行、信访等系统的对接,实现案件信息、调解员信息数据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2年,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2.0+版本质效评估分数与其他法院并列全省第一名;今年1-9月,诉讼服务质效评分94.5分,实时排名全省法院前三名。用活诉调对接机制强化案件繁简分流。建诉调对接中心,专人负责案件精准分流。在立案审查阶段,充分发挥诉前调解过滤功能,将90%左右的纠纷由程序分流员把握案件情况委托6名调解员调解,调解不成功案件,及时退回分流员进行第二次甄别分流给速裁、精审团队调审,实现矛盾纠纷梯次过滤。进入诉讼程序后,调解员对部分案件进行二次调解,确保6名调解员+5个速裁团队=80%民商事案件通过“诉前调解+案件速裁”化解办结。1-9月,6名坐班调解员调解成功1126件,占全院民事收案数的80.7%。创新打造“凤凰花调解室”促多元解纷驶入“快车道”。在县法院、黄瓜园法庭、10个司法所、77村(社区)建立凤凰花调解室89个,选聘“凤凰花”调解员256名。1-9月,召开推进会议3次,开展培训67期、受益群众近8万余人,家事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0%;县法院2个“凤凰花调解室”参与调处民商事纠纷842件,调解成功率95.4%,自动履行率达43.5%;基层87个“凤凰花调解室”参与调处各类纠纷1352件,调解成功90.2%,自动履行率达6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