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打出法治“连环招” 守护世遗古城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张敏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将法治实践与护遗护宝相结合,结合地方实际对症下药,打出具有鲤城特色的古城保护“连环招”。
以协调配合为“组合技”
鲤城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城管及属地街道,在古城重点街区建立健全联勤指挥、联席会商、联动防控、联合处置等机制,织密公共安全防控体系。鲤城区检察院联合区文旅局探索“文物+保险+服务”新模式,将辖区36处文保单位纳入省级文物保险服务试点,助力文化遗产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以“人防”加“技防”的服务,为鲤城区文物构建全面的防护网。
以创新实践为“过墙梯”
着力打造“检察护宝”新品牌,运用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延伸监督触角,探索“两点一员”立体化文化遗产保护网,打造党建+“四个一”古城保护新模式,助推区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建设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开展集中管辖,深耕专业审判,为泉州市22个文化遗产建立特色司法保护档案,针对性提出保护措施,助力古城文化遗产保护。
以便民利民为“立足点”
积极开展古城房屋安全整治,重点开展涉河涉水专项监督,改善辖区街道周边环境脏乱等问题。建设钟楼街面警务站,有机整合机制防、人防、技防、物防、心防五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协调发展,织密便民利民执法网络。坚持司法为民,群策群力制定惠民政策,率先为产权人提供“一条龙”法律帮扶和三个“一对一”全流程服务,为析产工作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以地方特色为“特效药”
成立“检侨之家”,对126处涉侨代表性历史建筑摸排建档,聘请12名“检侨工作联络员”,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展现侨乡风采。力推文物级古大厝家族内部析产和保护,科学谋划文物级古大厝析产调研工作方向,以点带面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对症下药一厝一策提出解决方案,健全“世遗”时代鲤城区文物级古大厝的保护机制。
以宣传教育为“加强针”
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双管齐下,推出《古城漫游记》普法漫画,制作《守护古城 传承文脉》《护城》等宣传片,开展《百年中山路 你我共守护》直播活动,拍摄《“泉”在这“鲤”》世遗普法短视频22期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全民保护意识。普法宣传与非遗文化入校园,将古城保护普法教育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种下法治建设、爱遗护遗的种子,守护文脉“匠心”,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建成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发挥世遗普法阵地效应,开展沉浸式体验研学,拓宽宣传维度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