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牌律”解纠纷 建瑶族特色平安村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门头村位于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腹地六巷乡西南部,是金秀县内花蓝瑶最大的聚居地。瑶山各族人民素有立石牌律来规范村民行为的传统。门头村在旧石牌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新理念,形成富有瑶族特色的村规民约—新“石牌律”。
建设新队伍
建立“代仗”(意为“判事”)、“舍棱”(意为调解)、“泰玛”(意为兄弟)团作为村民自治核心力量,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工作。“代仗”团。以村党支部引领公信力和组织保障,借助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下沉力量组成新“代仗”团。“泰玛”团、“舍棱”团在处理人居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村务工作中,遇到拿不准、处置不了的情况,“代仗”团成员及时介入及时判事,为新“石牌律”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舍棱”团。在村委设立“石牌律”办公室,村中民主投票选举有威望、处事公正、热心公益事业的石牌头人负责办公室协调工作,带动群众参与处理乡村建设、风貌提升、社会秩序等乡村治理事务,形成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新“舍棱”团。“泰玛”团。通过组织“泰玛”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知识培训,把“泰玛”培养成新“石牌律”人民调解员和人居环境治理宣传员,让他们在处理一般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等问题中,发挥规劝开导、宣传教育、就地处理化解的作用。

新“石牌律”调解队伍开展纠纷调处
注入新理念
融入时代新理念。通过筛选旧石牌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吸收优秀民族传统,加入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条款,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形成新时代的“石牌律”。制定石牌新方式。采用党支部引导内容方向,由石牌头人、村民共商具体内容条款,由司法、法院等部门对石牌条文进行审核把关,共同组织引导村民户主经过民主决议程序,形成新时代的“石牌律”,确保新“石牌律”符合社会治理要求。拓展立盟新形式。民主讨论通过条款草案,由党支部组织石牌头人、“泰玛”、群众召开立牌仪式,在党组织和群众共同见证中立下新石牌。充分发挥群众全程参与、全过程监督的积极性。深化宣传新渠道。将新“石牌律”搬到网上,让群众、石牌头人、“泰玛”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广泛转发宣传新“石牌律”,同时拍摄上传《瑶山里的“新”石牌》宣传片等宣传作品,扩大宣传面。

“寨老”“泰玛”开展纠纷调处
赋予新使命
联动响应。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新“石牌律”发挥瑶寨维护生产生活、社会秩序、乡风文明等的作用,“泰玛”、综治网格员等作为前哨人,新“石牌律”办公室负责协调,石牌头人、“舍棱”、“代仗”团等力量负责推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乡村建中心、农业中心联动把关解决疑难问题,形成党建引领,多部门联动,村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方法。联合积分。采取“石牌律+积分制”激励模式,激发群众热情。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山林水源土地、社会秩序等村务管理或公益事业,按参与次数获得相应积分,成功解决治理问题、难题,予以额外奖励。相反,如果行为失当违背法律法规和新“石牌律”,会被扣除积分,这一系列方法让群众更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个人行为。通过“参管理、攒积分、获奖励”的方法,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等村中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用瑶族同胞共同遵守制定的新石牌,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变化,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评判者与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