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公益诉讼守护红树林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李军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7个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典型案例。《廉江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红树林湿地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

廉江九洲江跨越广西、广东,从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流入北部湾,全国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区域。2022年4月,廉江市人民检察院邀请从事红树林研究工作的专家实地考察时,发现红树林受上游其他物种入侵和人为污染等各种因素影响,存在被逐渐侵蚀、退化的迹象。经初步调查,在2022年12月28日决定立案,依法向市环保、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及营仔、安铺属地政府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履行职责,及时采取措施整治污染破坏行为。

检察干警开展实地调查

检察建议发出后,各行政机关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护林员巡查力度。并且筹集资金清除外来入侵植物和固体废弃物,清理九洲江营仔河、安铺河流域的垃圾及漂浮物约2.6万平方米,恢复了红树林原貌。同时,廉江市人民检察院督促行政机关实行常态化监测和执法,构建“党建+网格”监管模式,形成“一名党员负责一段,一个支部负责一片”的守护水生态网格。

针对滨海湿地生态群落红树林特殊物种受到上游污染的情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依托红树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搭建沟通协作平台,借助专家力量赋能办案,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多部门联合解决入海口珍稀红树林破坏的问题,维护濒危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助推流域生态系统循环可持续发展。

探讨红树林保护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