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诉源治理的成都探索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张敏
四川省成都市坚持“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理念,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推动法治力量下沉基层,形成了从基层源头预防、前端纠纷共治到法院后端实质解纷的“全链条”诉源治理模式。
源头治理、预防为先
止矛盾于未发
成都市坚持源头治理,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潜在风险因素,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止于未发。
提升法治素养。注重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完善基层普法平台,金牛区凤凰山街道针对不同群体,量身打造“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群众普法平台,让居民们享受到专业、便捷、接地气的公共法律服务,在寓教于乐中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推动法治力量下沉,优选审判一线法官组建法治指导队伍,向全市镇(街道)和产业园区、重大社区派驻法治指导员,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前移防范关口。聚焦群众多层次的心理服务需求,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各级矛调中心设置心理服务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实心理疏导、危险预警工作,将潜在矛盾纠纷、社会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金堂县赵镇三江社区建立社区沙盘室,特邀心理专家针对未成年儿童就常见心理问题开展咨询活动,通过沙盘游戏了解儿童心理状况,通过居民坝坝会、家庭坐访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切实做到源头预防、关口前移。
做实排查预警。出台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方案,依托“微网实格”,推动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下沉,梳理排查全市在建项目风险隐患,及时调处化解潜在矛盾纠纷。扎实开展特殊人群服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工作,落实村(社区)每周一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区(市、县)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问题常态化开展排查,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托“蓉易报”等小程序,将微网格员通过日常工作和入户走访发现的风险苗头,及时通过手持终端第一时间录入系统,推送至各责任单位,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快速响应。
减少类案发生。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针对矛盾纠纷较多、风险较大的物业、劳资等领域,运用大数据对已发生案件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各行业、各部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
多元共治、前端化解
化纠纷于萌芽
成都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拓宽调解路径,丰富调解形式,织密矛盾纠纷前端处理防护网,让更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化解主体多元。2019年11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对四川省多元解纷工作进行了整体规范。其中,第二章明确了矛盾纠纷化解主体以及具体职责,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格局,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解纷机制多样。规范化建立矛调中心,聘请专业律师、专兼职调解员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织密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全市261个镇(街道)和3044个村(社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物业、金融等矛盾纠纷易产生且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妥善化解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完善劳动争议、道路交通、婚姻家事、知识产权等纠纷联调联动机制。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市法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联合共建了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动处置中心,集合劳动监察执法、劳动仲裁、工会法律服务、司法确认等各部门职能职责,为劳资双方提供“一站式”服务。成华区依托物业协会挂牌成立物业纠纷联调中心,聘任本行业的专业人士为人民调解员和特邀调解员,帮助化解物业矛盾纠纷,区住建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各街道选派工作人员参与协作联调。
调解形式丰富。畅通线上调解渠道,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可采用线上调解的方式进行,在线完成司法确认审查、出具司法确认裁定并完成线上送达,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调解效率。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矛调中心通过线上视频调解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欠款纠纷,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到华阳法庭进行了司法确认。青羊区人民法院通过“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将案件线上分流,并进行远程视频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外交通事故纠纷。培育特色调解品牌,青羊区太升路街道玉沙路社区打造“玉沙晚枫”老党员工作室示范引领社区诉源治理;温江区公平街道长安路社区开通“玉嬢热线”24小时服务群众化解诉求。加强“以案释法”工作,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梳理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的典型案例,编写《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都实践》《乡村诉源治理的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提供参考和指引;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通过调解现场宣教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守法、理性维权、遇事调解。
凝聚合力、把控关口
解纠纷于诉内
成都市坚持党政主导,一体统筹,加强诉与非诉的深入融合、有机衔接,使审判与调解优势互补,整合调解、信访、司法、公证、仲裁等各类解纷资源,凝聚非诉方式合力。
“分层次”分流对接。按照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要求,建立分类分级委派案件制度,与村(社区)开展分流对接、与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单位开展分流对接、与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开展分流对接、与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分流对接,引导群众主动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作用,深化各部门协调配合,多部门联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促进完善诉讼与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有机衔接,对于一些不适宜调解或者经调解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选择其他非诉讼或者诉讼途径,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双流区人民法院打造诉非协同服务“大超市”,人民调解组织、公证机构、律师调解工作室等共同为当事人就近提供多元化解纷服务。
“多领域”诉前解纷。101家机构入驻成都两级法院,就诉前纠纷调解工作开展合作,进行立案前的引导分流。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先后入驻高新区法院、天府新区法院、青羊区法院、武侯区法院、锦江区法院、成渝金融法院,在四川银保监局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纷,努力构建以诉前调解为基础、诉中和执前调解相结合、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协作机制,引导当事人在诉前、诉中、执前合理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就商事纠纷诉调开展合作,聘任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为特邀调解组织。四川省成都市国力公证处人民调解委员会、成都市中小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入驻青羊区人民法院,为当事人提供更专业便捷的解纷服务。
“全链条”司法释明。打造集诉前引导、诉中辅导、诉后疏导、法治宣传等于一体的司法释明中心,通过法官释明、律师辅导、专家释法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正确理解司法裁判,自觉履行义务,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