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美丽村屯”评比第一名,他们的治理法宝是……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编辑:李军
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几名妇女在编织塑料胶菜篮。
炎炎七月,骄阳似火。记者探访在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乡村振兴“美丽村屯”评比活动中以91.72的高分获得第一名的宝达村民锦屯,解码乡村治理的法宝。
走进民锦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色的稻田,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入口处的一棵千年古榕树宛如一朵大蘑菇,树荫下的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乘凉、拉家常。漫步在硬化的屯道上,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温馨,目之所及,整洁优美,呈现出一派祥和、宜居的景象。
民锦屯的小广场东侧,一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宣传展板引人注目,展板上的网格管理表详细列出每户农户所在网格(组)。“我们采取村民自治‘1+10+N’网格管理模式,每10户一个网格(组),把全屯分为11个网格(组)。全屯的发展变化得益于村民自治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工作成效显著,今年4月我们被评为朔良镇十佳村民理事会。”该屯屯长、村民自治理事会理事长凌大伙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如今,民锦屯村民自治“一部两会六队”(屯党支部、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人居环境整治队、村民道德评议队、红白喜事理事队、乡村建设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队、乡村民俗文艺队)组织活跃在乡村民间各个领域,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现在我们屯‘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红白喜事理事队、村民道德评议队功不可没。今年春节期间,在广东务工的凌日海领着河池籍的新娘回乡结婚,只摆5桌请亲朋吃一餐饭,算是办婚礼了。今年3月,黄日群父亲去世,按以前的习俗至少要摆50桌,而这次他只摆了10桌。在屯里的红白喜事理事队、村民道德评议队的引导下,村民移风易俗,改掉陈规陋习,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得到遏制。”村民农秀常告诉记者。
民锦屯推行的“积分制”既凝聚民心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村民在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办公益事业等方面表现积极,可以得到更高分数。每季度开展一次“文明五星户”评选活动,并制定出严格的评比流程,即“认星——农户对照积分管理细则,对标对表,积极主动争分;评星——网格员对照积分管理细则给本网格农户打分,自高到低,每个网格评选2户作为候选户;审星——理事会、监事会、党代表、群众代表召开会议,对候选户进行民主评议,最终评选出11户;授星——理事会授予‘文明五星户’流动锦旗”,并给予积分。
积分兑换时间设在每年6月和12月。积分兑换设有4个档次:50分—70分兑换肥皂、牙膏等;71分—90分兑换洗洁精、洗手液、毛巾等;91分—100分兑换洗衣液、抽纸等;101分—120分兑换大米、调和油等。
经过村民商议决定,民锦屯设立村民自治基金会,每户收取300元作为积分奖励等公益活动的基金。目前,该屯116户共交款3.48万元。“这些基金主要用来资助村里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和大学生、慰问85岁以上老人、购买积分兑换物品等。”凌大伙说。
前些年,民锦屯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丢杂物和乱搭、乱盖现象比较严重。在开展“三清三拆”(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个别村民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队队员了解情况后,通过做村民思想工作,打开工作困局,使村民从“不愿”到“自愿”积极参与“三清三拆”。
“起初我不把‘三清三拆’工作当回事,房前屋后卫生比较差,现在屯里推行‘文明五星户’积分制,我也不甘心落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先搞好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村民凌仕博憨笑着说。
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几名妇女正熟练地编织塑料胶菜篮,这是该屯打造的“庭院经济”项目之一。“我每天可编织塑料胶菜篮子两三个。”村民黄慧芳对记者说。据悉,朔良镇政府正在与对口帮扶的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办联系,把编织好的塑料胶菜篮销往广东,增加村民收入。
“今年依托百灵祥集体投资公司建设的‘旱改水’工程,朔良镇将民锦屯隔壁甫免屯的300亩土地纳入农业示范园进行统一规划种植,着力发展‘稻薯’轮种产业。现在全镇正在推广民锦屯村民自治‘一部两会六队’的成功做法,力争打造5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地将村民自治模式进行推广,努力描绘‘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共建和美朔良’的新蓝图。”朔良镇党委书记刘秋伶踌躇满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