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3年诉讼案件年均降幅3.38%,甘肃陇南“民事直说+诉源治理”有何独特之处?

来源:甘肃政法网    编辑:李军


又到一年夏收季,甘肃省陇南市各地一派丰收景象。位于两当县左家乡左家村的72亩耕地,也重现勃勃生机,小麦已喜获丰收,玉米和豆角长势良好……这片原本的撂荒地,通过人民法庭民事直说诉前化解土地流转纠纷后,终于复耕,孕育出新的“丰”景。

近年来,陇南两级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参与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有效整合诉讼服务职能,大力推进“民事直说+诉源治理”,打造多元解纷平台,不断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民事直说激活基层治理“新能量”

“我们村许多村民反映其耕地在流转后,不但租金没着落,地也荒芜着,这还得请你们出面解决啊!”在每月10日举行的民事直说会上,两当县左家乡左家村党支部书记向参会的两当县人民法院杨店人民法庭法官反映了情况。

为查清事实,杨店法庭立即会同左家乡政府和左家村村委会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逐户排摸。同时,收集流转合同等资料,并实地查看耕地撂荒情况。

原来,2019年8月,两当某农业科技公司集中流转了左家村48户村民位于该村王陵的72亩耕地用来发展药材苗木产业。但因该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导致拖欠租金,且撂荒了耕地。村民看着流转出的土地杂草丛生,纷纷心痛不已,要求承租方支付租金,解除合同。

经分析研判,这起纠纷虽然租约未到期,但事关众多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夹杂着合同违约、撂荒地整治等法律和政策因素,需要兼顾三个效果,并妥善处理,复垦复耕迫在眉睫。

经过对租赁双方进行多次细致地沟通和调解,在经过十多天的不懈努力和数十次的调解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由承租方某农业科技公司向租户一次性支付拖欠的租金4.5万元,年底前再支付4.5万元,然后由承租方清除土地上的杂草,进行复垦复耕,待合约到期后双方再行商议是否续约。终于,这桩涉及多户村民的土地租赁纠纷在诉前得到成功化解,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有效避免耕地撂荒,坚守了耕地红线。

据了解,两当法院员额法官每月10日都会到村参加“民事直说”,通过村民说事、法官说法等形式,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诉前,这正是陇南两级法院主动融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何为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据介绍,“1”是设立一个机构,明确“向谁说”。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民事直说委员会”。“2”是运用两种方式,明确“怎么说”。采取现场诉说和网上诉说两种方式,精心打造“群众说事室”,线下摸排化解矛盾纠纷,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线上解决群众诉求。“3”是瞄准三类突出问题,明确“说什么”。聚焦“家里事”“邻里事”“村里事”三类事,建立了民情研判预警和分级分类办理机制。“4”是采取四种解决办法,明确“怎么办”。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办法,确保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处办、难有人帮、事有人督”。

近年来,陇南两级法院坚持前移防线、前端管理、前瞻治理,强化基层法院及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化解纠纷,持续推动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走深走实。

“耽误了我整整8年,人钱两输,生活也没啥意思了,只想报复。”近日,礼县王坝镇杨沟村村民弋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么一条信息。

消极的言论立即引起了杨沟村网格员的注意,并第一时间到弋某家走访排查,同时向镇村综治中心上报。看似平常的婚恋纠纷,往往最容易激发重大事件甚至恶性案件。王坝镇作为礼县人民法院大滩人民法庭的辖区乡镇,法庭干警在得知上述消息后,迅速了解事件详情,投入到矛盾纠纷化解第一线。

原来,弋某和司某是表兄妹关系,从小定了“娃娃亲”,弋某外出务工挣钱供司某上学8年,花费钱物达29万余元。而司某大学毕业后却隐瞒弋某另嫁他人。弋某向司某讨要说法未果,遂产生了对司某及其家人进行报复的极端心理。大滩法庭积极联合村网格员、乡镇、派出所及社会各方力量,采取“背靠背”“面对面”方式对双方开展调解,最终司某向弋某赔偿22万元,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今年1至5月,陇南两级法院参与调解各类纠纷6160件,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法院力量。

“无讼村”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调出和谐,解开纷争,是陇南两级法院诉源治理的不二法门。全市法院积极开展“无诉讼村”创建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市法院创建“无诉讼村”158个,取得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诉源治理良好成效。

5月8日,陇南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某气喘吁吁地来到康县人民法院申请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先予执行案,申请法院强制将成都某劳务公司清场。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储备粮库的储备粮仓项目工程,成都某劳务公司承接了陇南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劳务分包,陇南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成都某劳务公司延误工期为由,单方解除劳务合同,成都某劳务公司不同意解除该合同,也不退场,该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导致双方几十名工人窝工、租赁设备费用每天增长,损失一直在扩大,而合同交付日期在6月底,如不能按期完工,将导致储备粮无处存放。

考虑到立案审理周期太长,不仅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而且会造成双方更大的损失,办案法官遂决定进行诉前化解。

5月11日,办案法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调解,双方各执一词,未达成一致意见。由于案情紧急,5月13日,办案法官又联合当地派出所民警再次进行调解,最终也未达成调解协议。5月15日,县委政法委带领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派出所等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前往事发地进行调解,双方依旧未达成一致意见。

眼看合同交付日期越来越近,时刻关注着案件进展的法官急在心里,又利用周末的时间,于5月21日再次组织双方调解,从情、理、法多角度对双方进行释法调解,引导当事人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相互让步。最终,经过四轮倾情调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并依法进行了司法确认,该案圆满结案。

“无诉讼村”创建只是陇南两级法院诉源治理“先手棋”的一个缩影。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推动各职能机构、社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化解矛盾纠纷“多车道”;聘请专职和兼职调解员,不断丰富多元解纷“菜单库”;深化速裁快审机制,制定了《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实施意见》《分调裁审工作机制》《繁简分流标准》等25项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规范性制度;根据辖区地域、人口、产业、案件等特点,持续优化法庭布局,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法庭33个……一项项措施的落地,一件件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进了诉源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并逐渐形成了富有陇南法院特色的工作经验。

“案源治理”让纠纷衍生“慢起来”

陇南两级法院在做好特色诉源治理工作的同时,立足审判职能,全面加强法院内部各环节、各审理阶段、不同审级之间的“案源治理”,多措并举,努力将进入诉讼的纠纷优质高效化解在诉内。

“本来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我奔走7年未解决的问题,陇南中院通过调解就解决了,我将同时撤回三案的起诉!”领到行政调解书后,马某紧紧握住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手说道。

2015年,政府按照相关批复对某土地实施征收,由于双方对补偿金额争议较大,作为征收范围内集体土地合法使用权人的马某一直未能拿到土地及地上附着物相关补偿。2022年,马某以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法定职责等为由,向陇南中院提起了三件行政诉讼。

在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通过电话联系、约谈等方式多次与原、被告联系,确定了“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向,但因对案件赔偿金额争议较大,多方屡次调解无果”的现实情况。本着将行政争议进行实质性化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高度统一的目的,案件合议庭商议决定,由承办法官前往当事人住所地再次进行现场调解。

2021年12月16日,承办法官、双方当事人又一次坐在同一张调解桌上,这次的调解和往常一样,刚开始没多久就又因赔偿金额问题陷入僵局。承办法官只得先将调解暂停,重新开始给双方当事人做工作。在经过多次沟通后,双方当事人态度明显有所缓和,随即决定在12月17日再次进行调解。这一次的调解会上,双方真正冷静下来协商赔偿金额问题,并就调解方案进行数次修改,但双方当事人始终没有统一意见。12月18日,在连续调解的第三天,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当场签字确认了调解协议内容,马某出具了息诉罢访承诺书,并就相关联的其他两案均提交了撤诉申请,一件困扰双方多年的行政争议案终于得到圆满化解。

如今,陇南两级法院推进“民事直说+诉源治理”成效逐渐凸显。近三年,全市两级法院受理诉讼案件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降幅为3.38%,其中,刑事案件下降6.54%,民商事案件下降3.97%,执行案件下降2.15%,这正是陇南两级法院用法治力量书写的为民答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