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城乡基层治理 浙江黄岩持续深化“三化十二制”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编辑:孙洪飞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党建引路子,理事有法子,监督有尺子,共富有方子。”今年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三化十二制”实施二十周年。
据了解,“三化”是指党的领导全面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有效监督常态化。“十二制”是与之相配套的领导核心制度等十二项操作制度。“三化十二制”是黄岩区委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在村级治理中探索出来的一套制度机制,既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是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制度集成创新的典型样本。
二十年来,台州在基层治理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通过抓住“党建引领”主心骨,融入“和合文化”因子,放大“民本善治”幸福密码,“三化十二制”越来越体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
制度探索创新化
2004年,黄岩区出台《村级管理工作规则》,提炼形成了“三化十二制”,在全区农村全面实施,明确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建立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村务联席会议等制度,厘清了村级各组织的职责,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最后一米”。
从这里开始,黄岩区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创新方面,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实践探索。
2019年,黄岩区委对“三化十二制”进行修订,将“三化”确定为党的领导全面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有效监督常态化,“十二制”也随之配套变革。
以“三化十二制”为基础,黄岩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并迭代升级“大网格·微治理”模式,将“三化十二制”与网格管理深入融合,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同时,黄岩区委将“三化”治理理念从乡村向城市延伸拓展,打造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黄岩样板”。二十年过去,“三化十二制”从“四梁八柱”到“枝繁叶茂”,框架、原则、机制都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说:“‘三化十二制’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之所以行之有效、行之久远,关键在于持续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激发新活力。”
基层治理现代化
踏入小里桥村党总支书记符建行的办公室,一摞摞厚重的联席会议记录映入眼帘。
符建行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从2004年到2024年,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是通过村务联席会议商量解决,这些会议记录是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们共同致力于小里桥村发展的见证。
小里桥村位于黄岩区北洋镇东部,由于村里的议事机制不够完善,村民们缺乏积极参加村务管理的意识,一度使得这个小村庄陷入发展困境。
当时,正值黄岩区推行“三化十二制”,刚上任党支部书记的符建行,本着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村子发展的初心,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始了探索。
2019年,村里决定利用村集体留用地进行厂房建设。从集资、规划、设计、建设到招商,历时3年,小里桥村累计召开大小会议100多次,几乎每个细节都被摆到台面上由干部群众商议,相关决议和实施结果向全村公开,做到了村账笔笔清、村事件件议、村务人人明。
参加会议的村民潘俊灵说:“所有东西都说得明明白白的,所以我非常愿意支持村里发展。”
联席会议制度是“三化十二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小里桥村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自治积极性,也带动了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十年间,黄岩区委通过建立联席会议、矛盾化解、道德引领等制度,不断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在持续巩固乡村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近几年,黄岩进一步将“三化”的理念从乡村向城市延伸和拓展。
东城街道嘉盛社区是黄岩区典型的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近年来,该社区探索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模式,以“嘉里嘉外和合小院”为载体,不断加强议事阵地建设,完善议事规范,扩大议事参与主体,变“社区自己做”为“大家一起干”,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黄岩区以“三化十二制”为基础,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智治为要,不断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四治融合”城乡治理体系,实现平安黄岩“十七连创”,推动“三化十二制”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说:“经过20年的积累沉淀、升级升华,‘三化十二制’具有了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的新形态新特征。”
有效监督常态化
黄岩区沙滩村沿溪而建,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八成人口外出、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的空心村。
而如今,人人回村创业,人均收入增长至10万元,沙滩村以“三化十二制”为遵循,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完成了蝶变重生。
沙滩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洪是村庄发生巨变的见证者,他说:“沙滩村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对黄岩区村级治理‘三化十二制’中‘履诺考评制度’的严格贯彻落实。”
履诺考评制度,是从规范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着手,通过履职承诺、监督、考评,把村干部的工作业绩统统晒出来,形成以诺管人的倒逼机制,实施有效监督,推动村干部抓实事、办实事。
不仅是沙滩村,在黄岩每个村的党务公开栏上,都张贴着村主职干部履职承诺。
东城街道双浦社区把干部任期承诺考评等制度落实到日常治理中,深化党员联系户制度、探索五步议事法等,提升内外联动治理服务矩阵质效,集体经济从1.2万元发展到300万元,党员队伍从16名增加到65名,甬台温铁路、台金铁路等重点工程破难而解。
冬日暖阳下,记者走进黄岩区梁湖桥村,一些老人家坐在村口的活动中心正闲聊着,满脸都是幸福。
“百栋别墅平地起,幸福指数节节高。”这不仅是梁湖桥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黄岩区群众的幸福感受。
黄岩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实践,“三化十二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层党的领导迈向新高度,城乡组织运行呈现新气象,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城乡一体统筹跃上新赛道,和美村居建设绘就新图景,城乡经济发展实现“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