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案件“七寸”!系列关联案被法官“多米诺”式化解
来源:长安兵团 编辑:王岩
“法官,我和对方当事人已达成一致协议,今天是来撤回再审申请的。”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一起长达5年的房屋租赁纠纷案件,在历经一审、二审、执行、再审后,由第四师中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结案,实现案结事了。
层层转租,争议交织
2015年,刘某将名下的商业用房租给卢某和马某。卢某和马某又将房屋转租给了曾某。曾某在租到房屋后花重金进行了装修,并约定到期后即将装修及附着物无偿交还。不料,房屋所有人刘某在约定租期未满时就收回了房屋,曾某不仅无法得到原本的经营收入,装修投入的资金也白白打了水漂。于是,曾某将与自己签订合同的卢某和马某诉至法庭。

此案虽然标的额不大,但法律关系复杂,双方针对如何计算装修损失争论不休。更棘手的是,在此案二审结束后,卢某和马某也就关联纠纷又提起了新的诉讼申请。
厘清利害,调整预期
法官经与当事人双方沟通交流后发现,该案症结并不在于权利义务的归属,而是争议双方对于细节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该案的多次审理耗时、虐心,执行工作也面临重重风险,鉴于此,法官将工作重心转向化解矛盾本身,给当事人算起了“金钱账”“时间账”“情感账”“心理账”,通过调解阐明利弊,平复当事人的心情,消除双方对立情绪。
情义互融,态度松动
“你们是多年的好友了,也曾把酒言欢,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如稍作退让,这个事情就好解决了,大家也能体面些。”在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当事人的态度有了不小的松动,表示不想再做无谓的争议,打“气官司”。调解工作迎来了重大转机。

利益重组,各得其所
在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后,法官趁热打铁,综合考虑纠纷事实,想出利益重组的妙招。给出了当事人在起诉时未曾考虑过的替代方案:卢某和马某需要的租赁费用可以与曾某的装修损失费相互抵偿,二者金额差距不大,至于曾某的经营损失费可以拆除部分原本约定留下的装修材料来弥补。这个替代方案双方只需要做出微小的让步,就可以得到利益的平衡。当事人双方对该方案感到十分满意,再审申请人曾某也随即撤回了申请。此次和解如多米诺骨牌,此案二审强制执行被一并撤回、相关联案件的一审起诉也得到巧妙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