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模式创新

鄂尔多斯以“智”谋“治”赋能社会治理

来源:金台资讯    编辑:王帅


自动驾驶接驳巴士科技范儿十足;根数据库打通城市数字治理底座;手机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情况,浇水施肥作业效率翻倍……孟冬时节,记者踏上鄂尔多斯大地,厂矿车间、沃野农家、社区街角,目之所及,处处智能涌动。

这是鄂尔多斯市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社会治理暖城路径的生动展现。

作为内蒙古唯一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的城市,鄂尔多斯市坚决扛起使命、先行先试,当好实验田、打造样板区,在社会治理中智联提效、产业发展上智能提质、公共服务中智享惠民,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提供了鄂尔多斯方案

今年,经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评估,鄂尔多斯市由于工作进展明显、成效突出,在全国10个综合基地评估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如何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鄂尔多斯市布局有序、落子有声。

一经获批实验基地,鄂尔多斯市即成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和研究工作方案。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牵头编制完成《鄂尔多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组织清华大学130余位专家学者进驻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开展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实地研究。

多个市直单位、旗区共同参与,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一场有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城市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在鄂尔多斯市悄然兴起。

数字变量化为治理增量

曾经,扫楼摸排、层层汇总、电脑录入、填表……不少基层工作人员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但自从有了根数据库,让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可能。

根数据库让康巴什区青春山街道神华康城社区网格员巢立霞和她的同事们松了口气。

过去收集信息都是居民口述,网格员在手记和电脑录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关键信息错误的情况。现在,通过手机对证件拍照,实现数据智能采集,表格自动生成,工作更准确、效率更高了。巢立霞说。

2023年底,神华康城社区正式上线根数据库系统。系统通过一个端口采集、一个系统管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格式规范、统一字段标签,实现街道、部门按需查询,数据一键提取,报表自动生成。

当然,用足线上资源,最终是为了回归线下。

现在,网格员填表报数和系统维护时间每周缩短8小时以上,社区工作人员从繁冗的统计工作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神华康城社区党委书记阮晓宇介绍说,基层工作者可根据标签数据信息,通过短信通功能向特定群体发送党的惠民政策、提醒办理惠民事项。比如:社区萌宝驿站建成后,要通知相关年龄段的宝爸宝妈,只需在根数据库中选定相关年龄段,就会精准投送到目标群体。

在鄂尔多斯市,智能化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武器,为推进全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赋能产业脱胎换骨

拥有智慧大脑的煤矿是什么样子的?

在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调度指挥中心的巨型屏幕上,记者找到了答案。井下掘进运输、人员位置、安全检修等作业场景,供电与供排水、通风、安全监控等各项监测数据跃然上,整个矿区十分透明。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可实现一屏观全域

该公司机电主管级工程师李鹏告诉记者,红庆河煤矿选用了国产自主可控的矿山鸿蒙智能物联操作系统,打造智能矿山工业互联网的数字联接底座,实现了从固定集控到移动运维、单机智能到系统联动、返场操作到远程管控的三大改变。

传统瓦斯巡检中瓦检员手抄数据到牌板,工作强度大、效率低。通过瓦斯智能巡检设备,结合精准定位和蓝牙标签,自动关联巡检地点,巡检仪数据自动采集,实现瓦斯检测、上板、记录、报表的智能化管理,工人作业强度大幅降低,效率成倍提升。红庆河煤矿通防队副队长李明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瓦斯智能巡检系统”App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采矿业深度融合,从会采煤到采煤、从人控数控、从少人无人,在鄂尔多斯这片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土地上,传统工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

鄂尔多斯市与华为公司携手,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矿鸿为核心,共同打造了一个集创新、智能、高效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减轻了矿企的智能化建设负担,降低了应用使用门槛,同时也大幅提高人工智能应用的准确率、可靠性。该平台共引入生态伙伴72家,应用商城已上架428个商品。目前,平台正在向化工、羊绒、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进行能力外溢,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开发水平。

耕沃野跑出加速度

走进达拉特旗广汇·绿沃川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现代化智能大棚错落分布。空中草莓园里的草莓不长在地上,而是悬挂在空中,可上下升降的悬挂式培床系统,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根据顾客的身高来调整种植架的高度,方便采摘。独特的设计和种植方式,刷新了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

在智能蔬菜工厂大棚里,一朵朵新鲜的花叶生菜,通过智能传送带传送到负责包装的工人面前,包装好后发往上海等地。我们的生菜从育苗到生长都是数字化自动控制,你看到的这些机器人都是我们的员工。该产业园负责人刘文光自豪地说,整个园区都运用了物联网系统,可以实时勘测各个大棚的情况,及时调整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从而进一步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这里的农业生产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园区的智慧农业控制系统,将地下水通过超滤反渗透系统净化后,与肥料混在一起注入浇灌循环系统,实现水肥一体智能化控制,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和养分。

科技的力量让昔日贫瘠的盐碱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鄂尔多斯市抓住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的有利契机,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农业智能实践愈加多元。农业,逐步从靠体力靠智能,从靠经验靠数据,迈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高效时代。

智治一座城,温暖一方人。在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这条道路上,一张数字蓝图,赋能智慧治理。暖城善治,未来可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