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板凳会”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罗河镇推行“板凳会”会议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传递“好声音”

“板凳会”作为政策宣传主阵地,改变群众坐在会议室集中开会的传统形式,变开会为说事,通过拉家常的方式,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语,宣讲医疗、就业、养老等惠民政策,将“官话”变“白话”,将“书面语”变“唠家常”,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鲍店村徐楼村民组“板凳会”会上,现场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

化解“烦心事”

“板凳会”上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心结,收集群众生活、生产方面遇到的困难。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根据讨论商议情况,实行问题诉求销号式管理,明确责任人后督促尽快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高桥村堰稍村民召开“板凳会”,就罗河矿充填站噪音干扰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黄龙村石冲村民组召开“板凳会”,听取群众对村庄整治的意见建议

架起“连心桥”

罗河镇党委坚持“群众事群众议”的原则,将“板凳会”打造成干群沟通、议事协商的新载体,制定印发进一步推深做实“板凳会”会议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板凳会”每周六由分片村干牵头召开,实行“1+1+N”模式,即1个村干部主持+1个自然村(1个网格)+N名群众,大事小事在大家的参与表态中得到有效沟通。通过“板凳会”对基层事务进行协商,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作用,保障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群众满意度,走好新时代群众工作路线,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

罗咀村元庄、柏树村民组召开“板凳会”,向群众现场讲解医保、医共体政策,解答群众疑问

新生村金庄村民组召开“板凳会”,就旱期灌溉取水问题进行商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