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模式创新

社会组织如何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静安区这场交流会给出了建议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公茂国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成功申报2023年上海市示范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为更好发挥培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昨天,以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主题的静安区跨地域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静安区福民会馆举行。

图说:静安区跨地域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

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向表示,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协力合作,打造更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品牌项目和品牌组织,为基层治理创新助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交流会中,来自沪苏浙三地的上海市静安品阅社区文化公益发展中心、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家庭关爱服务中心、上海静安区宜立方社区服务中心、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上海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太仓市启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浙江孝慈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8家社会组织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浙江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主任金碧华教授逐一解析,从不同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圆桌交流环节,上海市民政局与来自沪苏浙三地社会组织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就品牌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创新思路、合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品牌建设不仅是社会组织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未来,各社会组织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会上,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授予南京西路街道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机构证书,期待通过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实习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搭建校社合作平台,在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据了解,南西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目前已经与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协议。自2018年起,还被核定为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示范班参访点,在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打造党建+公益品牌、撬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本次交流大会还表彰了为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作出积极贡献的社会组织。近年来,南京西路街道汇集街道内外优秀社会组织的精品服务,通过梳理服务图册、公益配送服务清单、举办五社联动社区需求对接会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让居委会进行点单,由社会组织将服务送进社区,深受广大居民的好评,同时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对口援建等工作。目前,基地有30余家优秀企业作为长期公益合作伙伴,其中5A级社会组织4个,招募10余支企业公益志愿团队800余人,积极活跃在南西社区及对口援建地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南西社区,共对接企业与社会组织合作项目17个、项目资金共计90余万元,对接捐赠物资金额达417万余元;在参与乡村振兴事业过程中为新疆巴楚与云南文山对接长期合作项目7个,项目金额共计171万余元,对接捐赠物资金额达445万余元。

本次交流会由静安区民政局、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联合开展,不仅为与会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更为一批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