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模式创新

南村街道四个一为矛盾纠纷化解聚力赋能

来源:济南政法 编辑:孙洪飞




近年来,南村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三治融合三化联动的南村治理模式,申报1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顺利迎接市矛调专班达标验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径,达到防矛盾于未然、止纠纷于未发、就地化解、闭环管理的目的。

强资源,构建一站式服务阵地

街道按照五化标准要求,依托综治中心,全面加强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中心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整合9大职能科室工作资源,配备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监控研判等6个功能室,形成街道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一站式矛调受理分流流程图,通过1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对各类矛盾纠纷事项一窗受理、精准分流。与区法院合作成立诉讼服务工作站,实行调解+公证模式,推进街道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深化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依托各调解力量,为居民提供帮扶解困、矛盾化解、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社区矛盾看得见、管得了、不上交


强联动,提升一体化服务效能

一站式矛调中心采取常驻+随驻+入驻的模式,平安法治和信访办公室、12345热线办公室、警务室、司法所等常驻合署办公,常驻人员达15人,工会、妇联等单位随驻,法律服务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入驻。深化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服务理念,制定并试运行《网格化治理标准化工作体系》,坚持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充分发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多元联动解决民生诉求。如西区社区华丰宾馆经济纠纷案件,通过多方联动,历经7次调解圆满解决。今年以来,辖区共上报矛盾纠纷案例36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强人才,健全一揽子调处力量

以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象霞社区群众工作方法为引领,探索建立幸福合伙人机制,广泛吸纳优秀人才、机关单位、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打造网格议事角、楼栋说事岗,成立圆桌议事会,健全提、议、行、评议事规则,引导民事民议民决,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圆桌议事会”64次,先后解决充电桩安装、雨污分流等问题30余件。强化多部门联动调解工作机制,引入4名律师入驻矛调中心,邀请具有调解经验的老同志加入,构建起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员专家库,配有10名专家调解员,依托262余名网格力量,基本实现主要矛盾纠纷类型人才专家全覆盖,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调解需求。


强赋能,完善一张网治理格局

聚焦一网统管,建成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民生保障等六大模块实时同步数据更新。建立每周80人常态化人口、单位动态更新机制,为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跟踪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合智慧南村APP,深化网格化+12345”“警网格融合联动,提升事项流转和处置效率。升级雪亮工程,安装642路监控摄像头,建立起智能防控圈,对辖区进行即时性、全要素监测,在夏季防汛水位动态观察、交通违章停车、违规私搭乱建、垃圾污水乱排乱放、治安管理等城市管理难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