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白三单制”城市管理模式彰显城市治理的“严”与“暖”
来源:泰安政法委 编辑:孙洪飞
为彻底扭转城市管理执法中“短期效应”的困境,即“执法人员一离开,乱象随即复发”的现象,新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行“黄红白三单制”管理模式。此模式旨在通过“黄色提示单”的初步提醒、“红色警示单”的进一步警示,直至“白色处罚单”的必要处罚,构建一套“提示在先,警示居中,处罚在后”的长效管理机制。此方式不仅能引导经营者主动纠正不文明行为,更能培养其文明经营的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与水平。

温情执法,提示先行。实行“三单制”管理模式以来,首先在青云、新汶两城区进行试点,并逐步向全市范围推广。在执法过程中,我们注重“温馨提示、责令警示”,以更多的服务和管理为核心,将执法、普法、服务、警示、惩戒等措施相结合,贯穿于整个执法管理过程,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市民规范经营,逐步消除城市管理中的顽疾,改善城区环境秩序。
精准施策,网格管理。针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顽疾,坚持“场外严管,入店入市”管理原则,实行领导包保、错时上班、延时在岗、夜间值班、配合联动等多元化措施,对市场、学校、商超和重点易堵路段实施精准管理。同时将两城区及城乡结合部77个村居社区划分为13个网格,将府前街、东周路等50多条重点路段确定为严管路段,明确包保人和责任人,实现“一格一人包保,一格多人负责”的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流动执法带来的管理盲区问题。
教罚结合,柔性执法。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在城市管理“三单制”开展中,进行了全员教育培训活动,重点讲解“三单制”管理理念和要求,让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对违规经营商贩积极普法教育,对初次违法且情节较轻的当事人,温馨说服教育,给予改正机会,避免激化矛盾,维护城市秩序,体现人文关怀,未发生负面舆情,且实现市民投诉率常态化下降。通过在练中学、在学中练锻炼了执法队伍,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执法阻力,大大提升了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推行“三单制”管理模式以来,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一是文明经营氛围显著提升。随着“三单制”管理模式的实施,下达提示单4600余份,警示单2000余份,处罚400余人次,清理流动摊点6000余起,且下达单据情况每月递减,不文明经营现象明显减少。新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引导了经营者的行为,使他们从被动遵守转变为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市民的文明经营意识显著增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形象。二是顽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针对占道经营、店外摆卖等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疾问题,通过精准施策、网格化管理及错时延时执法等措施,实现了对这些违规行为的常态化管理和有效控制。特别是对市场、学校、商超及重点易堵路段的重点监管,使得这些区域的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交通拥堵情况得到缓解,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三是执法效率与满意度双提升。教罚结合的柔性执法方式,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还大大提升了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通过全员教育培训活动,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显著提升,能够在执法过程中灵活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