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法治护航“常周到” “三所联动”促和谐
来源:天津政法 编辑:王岩
为促进辖区和谐稳定,天津市河东区常州道街道依托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中心、“110”报警服务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室等平台,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法治资源,深化“警网融合”,成立“常周到”三所联动多元调解中心。
一是着力统筹法治资源。有效整合街域资源力量,采取“线下进驻+线上协调”相结合方式,街道级“常周到”三所联动多元调解中心设置在街道矛调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承接街域内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派出所分管负责人、司法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工作人员包括街道公共安全办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专职人民调解员、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顾问、社区优秀人民调解员、公证家事顾问、法律援助顾问等,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二是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警网”融合,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妥善处置矛盾纠纷隐患,促进基层治理全面覆盖、信息互通、高效运转。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对107个网格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与居民群众“唠家常”的形式深入排查各类矛盾风险,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协调处置群众生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困难问题,截至目前排查突出风险隐患26起,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9起。
三是着力提升业务能力。深化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公法服务、法治宣传等融合,促进形成“大调解”“大公法”“大法宣”格局。组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相关科室干部、社区网格员等参加区、街组织的培训3次,覆盖130余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持续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着力充实人员力量。加强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三支队伍建设,将社区公共法律服务顾问、社区民警、公证家事顾问、法律援助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资源融合进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网格员“哨兵”作用,做好基础信息收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能力素质。
五是着力加强分析研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分析研判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提出工作建议。建立重点问题研究解决机制,加大各相关部门间联动,切实加大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生活困难人员救助帮扶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充分运用“吹哨报到”机制,聚焦问题研判,形成“哨源”报至街道进行分析,街道层面能够解决的先行高效办理,不能解决的事项按程序要求,做好精准“吹哨”,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下一步,常州道街道将继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强街级“三所联动”平台,做实社区“三室联建”平台,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过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街域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