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多元解纷,谱写和谐社区新篇章
来源:天津政法报 编辑:王岩

社区警务在派出所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公安蓟州分局文安街派出所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该所积极与属地街道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联合居委会、社区志愿者、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依托“三所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和“三室联建”(调解室、警务室和法律服务室)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社区多元共治、解纠纷促和谐的新路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文安街派出所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了“共建共治”工作方案:派出所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搭建沟通平台,为居民提供表达诉求、协商议事的便捷渠道;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促进社区和谐稳定;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先后组建巡逻守护队、社区服务队、校园宣传队、商铺联防队等多样化的群防群治队伍,有力助推社区警务工作,促进了平安和谐。
用心用情 巧断家务事
“谢谢您,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见您,是我在天津最开心的一件事……”前不久,文安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孚收到了徐女士发来的信息,字里行间满是由衷的谢意。
几天前,徐女士带着仅有6个月大的孩子,从江苏老家来到蓟州投奔男友,却被拒之门外。当夜风雨大作,在蓟州举目无亲的徐女士无处栖身,只得向属地文安街派出所求助。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陈孚第一时间到场处置。经了解,徐女士与男友未婚先育,双方面对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以及生活习惯上的诸多差异,隔阂日益加深,直至徐女士来津投奔男友,矛盾终于爆发。经耐心沟通,男方同意开门,但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随后,陈孚向所领导汇报了情况。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何“对症下药”,让“小两口”重归于好?文安街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居委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开展调解,深入了解双方矛盾根源与诉求。户籍民警解答了孩子办理户口的问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律师现场普法,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询师对女方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最终,经过多方调解,双方解开心结,明确了各自责任与未来规划,决定共同承担育儿责任,开启新生活。
释法说理 重续邻里情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区的平安和谐。
在文安街派出所辖区某小区,平房住户郑家和楼房住户周家是邻居,20多年前郑家扩建平房,房屋外墙逼近周家的房山。周家觉得郑家侵犯了自家利益,而郑家觉得周家是无理取闹,双方都觉得错在对方,态度十分强硬,矛盾愈演愈烈。此后20多年,两家人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原本在公共区域修建自行车棚的计划,也因两家的纠纷而搁置。面对这一棘手难题,派出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介入调解,尝试化解两家的积怨。经反复做工作,初步缓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根本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6月底,社区民警联合居委会、综合执法部门及专业律师组成工作小组,再次对周、郑两家的矛盾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综合执法部门和律师以最新政策法规为依据,阐明了对历史违建的处理原则,为双方提供法律和政策指导。民警则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用情理触动当事人内心,引导双方从对立走向对话,逐步融化心中的“坚冰”。经过多次耐心调解,双方都认识到各自的问题,不仅放下了多年积怨,还主动清理了公共区域的杂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矛盾纠纷能否有效化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晴雨表”,关乎社区平安和谐这篇“大文章”。文安街派出所将继续依托“三所联动”“三室联建”,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