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模式创新 > 正文
首页

四川宜宾:近邻解忧促和谐

来源:长安评论    编辑:王岩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源街道推行近邻解忧模式,实现小事不出小区、纠纷不出社区、矛盾不出街道。


仙源街道综治中心

搭建近邻"邻聚”平台

开展“小区找党员+单位促报到”模式,通过党员亮身份以及群众自荐、居民互荐、遴选竞聘等形式,挖掘小区调解能人,组建“小区卫士队”“LOVE+帮扶队”“小区达人”等近邻队伍。发挥“古街商圈大党委”作用,整合驻区单位、古街商圈联盟商户,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服务双向认领等机制,推动各级各类资源力量进驻社区。在小区搭建“邻里荟”“友邻·共享院”“邻里驿”议事载体,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有效解决电梯加装、停车难等问题。


小区议事会成员商议小区事宜

发挥近邻“熟地”作用

推行“近邻网格”入户模式,划分社区网格,统筹网格员、楼栋长、平安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常态化开展网格大走访、大排查,收集矛盾纠纷、汇聚民情民意。在江屿社区试点运用南事通智慧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了解辖区动态,通过大数据精准研判,预测预警预防潜在风险隐患,通过线上交办、闭环处置,解决问题。依托近邻“帮帮团”在小区内开展义务理发、免费维修小家电、义务巡逻等活动,针对居民反映强烈、久拖未决矛盾纠纷开展跟踪问访。


“护屿人”党员先锋队巡街

用好近邻“集智”力量

以社区楼栋为单元,楼栋长、社区干部每个工作日到楼栋走访,街道班子成员定期走访对口联系社区和网格,包片区领导统筹力量每月召开1次近邻恳谈会,面对面听取社情民意,建立问题清单,形成解决方案。整合政法干警、老干部、老党员、法律工作者等力量深入小区开展矛盾调处、纠纷化解、法律宣传等工作,培育了“潘大姐调解工作室”“幺老辈志愿者调解队”等调解团队,确保纠纷化解在小区。举办“南溪好人”“道德模范”“好儿媳”“好公婆”等评比活动,引导居民群众争当好邻里模范,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和好人模范。


“幺老辈志愿者”调解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