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建强网格员队伍 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水平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网格员队伍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天津市东丽区通过建强“1+1+N”(1个专职网格员、1个网格联络员、N个兼职网格员)网格员队伍体系,尤其是不断规范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参与网格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整合资源、固化人员、高效联动,全面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及东丽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充社区网格力量,东丽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体系,以“一个网格管基础”为原则,出台《关于开展“1+1+N”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文件,不断优化兼职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运行机制,形成“源头信息在格中掌握、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服务质量在格中提升、基层治理在格中提效”的工作格局。聚焦固本强基,优化队伍结构。以强化居民自治基础为目标,立足社区资源禀赋,优化兼职网格员队伍人员结构,积极构建“社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志愿者”队伍体系。一方面,持续挖掘网格内素质好、能力强、有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骨干、楼门栋长、社区能人、物业管家、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员力量,扩充兼职网格员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各社区将“三官一律”、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等专业人士纳入队伍,有效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法治化水平。聚焦明权定责,明晰服务内容。区级层面制定普适性职责清单,明确兼职网格员应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做好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民生服务、政策宣传等工作,常态化开展“组团式”服务。各社区坚持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兼职网格员职责清单和工作流程。通过搭建矛盾纠纷联商平台,发动专兼职网格员等自治力量进格入户开展日常风险隐患排查,实现矛盾纠纷信息互通,对苗头性、潜在性风险点及时干预,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聚焦智慧赋能,畅通治理渠道。依托“党群网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东丽E家”“政务微信”等信息化平台不断畅通和拓展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治理渠道。区级层面制定相关线上流程管理规范,兼职网格员可通过参与社区及网格志愿活动、“随手拍”上报隐患问题、参与议事协商等方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全过程,真正成为基层民情汇集者、民意传达者、社区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切实做到“我的社区我做主”,激活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聚焦能力提升,抓好队伍培训。考虑到兼职网格员多为小区居民,在沟通协调、宣传法律知识等方面能力存在一定短板,东丽区积极搭建兼职网格员三级培训赋能体系,区级层面统筹相关职能部门依托“社工大讲堂”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街道、社区通过业务骨干、社区能人授课、链接社工站及其他社会资源等形式,对各类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多层次、小班制分级分类业务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兼职网格员沟通协调、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能力水平,让兼职网格员愿意参与,更会服务。
聚焦示范引领,强化正面激励。为鼓励先进、凝聚力量,区网格中心强化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激励引导。对兼职网格员及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参与志愿活动、上报问题隐患等实施积分制管理,社区可依据积分情况给予礼品或服务兑换,有效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正面宣传。开设“微网共治·聚力同行”公众号专栏,总结提炼优秀案例,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典型选树。组织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先进典型及“兼职网格员之星”选树活动,激发队伍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引导更多居民和志愿者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
金桥街道怡盛里社区
赋能“小巷管家”打造融合发展新模式
怡盛里社区组织召开“小巷管家”月度工作例会
金桥街道怡盛里社区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建设,以社区“1+6+N”(1个社区党组织、6个下属委员会、N个小巷管家)自治体系为基础,积极开展以“小巷管家”为主的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充实网格工作力量,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融合式发展治理模式,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水平。“前段时间骑电动车不小心碰伤了脚,出门买东西不方便,多亏了我们社区的‘小巷管家’马大姐,主动帮我买东西,从米面油盐到水果蔬菜样样俱全。”家住怡贤里小区的独居老人李大娘说。马大姐是怡盛里社区“小巷管家”队伍的一个缩影。社区建立群众骨干选拔培养机制,目前已发展老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等30余人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与群众关系紧密的优势,参与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疏导、政策宣传、帮扶救助等工作,成为社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社区结合实际制定《怡盛里社区“小巷管家”招募管理办法》,按照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群众认可度高等标准,兼顾民族融合性,选配10余名多民族兼职网格员组建“小巷管家”队伍。同时,配套制定《怡盛里社区“小巷管家”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小巷管家”宣传引导、收集民意、扶贫救困、环境巡查、安全察访和矛盾调解六大工作职责,并定期邀请市社工协会专家及街道社工站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小巷管家”开展专项督导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以“小巷管家”为主的兼职网格员队伍有效解决居民电梯卡使用不便等问题30余项,采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楼道虫害消杀等居民需求40余条,提供电器维修、燃气表查检等志愿服务30余次,社区“12345”便民热线投诉量和“110”警情纠纷量直线下降。
“我们希望通过‘小巷管家’的引领作用,广泛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社区事务共商、幸福家园共建、治理成果共享。”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丽湖街道赏湖苑社区
党建引领聚势微格管理增能
东丽湖街碧溪苑社区招募外卖配送员为兼职网格员(微网格长)
东丽湖街道赏湖苑社区扎实推进街道“微格有i,栋力全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聚焦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构建“社区大党委—红色物业—社区网格—微网格”的架构,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延伸至楼栋。社区党委通过发布招募帖,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120余名居民担任兼职网格员(微网格长),同时,充分利用微网格长的“眼睛”,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家住盛锦苑小区的张大爷是赏湖苑社区的一名微网格长,在社区招募微网格长时,他第一个主动报名。他常说:“社区是大家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社区才会越来越好。”在平日里,张大爷也用实际行动守护好微网格长的“责任田”。社区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制定微网格长工作职责,聚焦安全隐患排查、协助社区服务、参与应急响应三类基础工作,紧盯“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出租户房屋信息上报、政策法规宣传、小广告清理等各类活动。“通过落实微网格长工作职责,切实增强了网格信息登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效破解了人员流动性强、居民信息登记难问题。”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区不断拓展微网格管理服务“朋友圈”,强化社区党委与物业党支部联建共建、双向融入,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分类确定服务重点、分片抓实服务提升、分步落实服务要求,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微网格长协助社区收集上报居民各类诉求60余条,开展宣传活动近20次,开展义务巡逻、环境整治、平安宣传等志愿活动20余次,共同守护社区安全。
华新街道名都园社区
“网格+”服务体系激发善治活力

名都园社区兼职网格员对新建电动车充电车棚进行巡查
华新街道名都园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建立“网格+”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兼任网格员,充分发挥自治力量作用,切实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社区通过“居民推荐+党员自荐”“线上发动+线下联荐”的选聘模式,推选出100余名兼职网格员,涵盖企事业单位党员、离退休党员、物业人员和热心居民等。通过引导兼职网格员亮身份、定职责,推动参与社区信息收集、矛盾疏导、政策宣传、帮扶救助等工作,使他们成为居民的“网格代言人”。强化培训赋能,组织兼职网格员参加民法典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联合消防大队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和物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升兼职网格员法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注重正向激励,通过“最美志愿者”评选及双向循环积分兑换机制(兼职网格员以服务兑换积分,以积分兑换服务),使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持续升温。“电动车上楼充电既危险又容易堵塞楼道,公共区域里没有充电的地方,希望社区能帮忙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前不久,在名都园社区“网格+”三方议事会上,社区收到来自兼职网格员采集的居民需求,经过协商,最终确定由社区统筹居民意愿确定点位,物业公司引进第三方企业安装充电车棚,并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有了电动车充电车棚,电动车就有地方停了,也更加安全。”居民李大爷满意地说。社区党委坚持多方共治,积极搭建“网格+”议事平台,按照“收—汇—议—干—示—评”“六步议事法”定期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兼职网格员队伍累计收集议题40余件,推动解决地下车库照明、安装充电车棚、成立社区便民助餐点等居民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结合社区‘一老一幼’服务需求,依托‘网格+’团队链接资源,提供中医健康、儿童健身、法律咨询等专业特色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探索网格微议事、三方议事扩大会,让‘民意’变‘主意’,‘主意’变‘满意’。”名都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