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健全“三个体系” 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王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为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积极响应基层群众需求,着力健全多方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健全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以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核心,以健全“三个体系”(动员体系、组织体系、供给体系)为主线,以激发社会之力、凝聚基层之力、提升品牌之力为举措,以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社会之力
健全全面参与的动员体系

哈尔滨市文联曲艺工作者志愿服务队在腰堡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呼兰区坚持“干部带头、党员行动、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积极动员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学校所属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同时,着力拓宽社会动员渠道,鼓励全区“两企三新”领域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营造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松花江沿江景观带呼兰区段有一处市民眼中的“网红海”。由于该地段植被茂盛、坡陡路窄,难以进行机械化环卫作业,只能进行人工管护。为给游客和市民提供“水清、草绿、环境美”的滨水湿地景观,呼兰区委组织开展“提能力、迎亚冬、共建生态呼兰、见证实力呼兰”志愿服务活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党员志愿者们一起动手,拾捡湿地沿岸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烟头、枯枝败叶等垃圾,拔除荆棘草,向来往游客发放环保宣传单;区城管部门实施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以整洁有序的滨水环境迎接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到来,让每位游客感受“锦绣萧乡”之秀丽,品味冰城夏都“百里湿地长廊”之壮美。
呼兰区志愿者参加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得知呼兰区中心血站血库储备不充足的情况,长岭街道党工委向长岭中学、卫生服务中心、中铁上海工程局哈铁铁路一标项目部、超越食品党支部、各建制村以及驻村工作队的110名党员志愿者发出无偿献血倡议。在献血志愿服务队伍里,既有带头参与的党员干部,也有无私奉献的普通群众;既有第一次冲破心理防线的献血“新人”,也有多次奉献爱心的献血“常客”,来自党员志愿者的爱心力量汇聚在一起,架起了延续生命健康的“红色桥梁”。
凝聚基层之力
健全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
呼兰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平台,打造全域覆盖、多项目并存、全民受益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和文化文艺、法律服务、救助帮扶、健康医疗、助学支教、政策宣讲、科学科普、环境保护8支志愿服务分队。全区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成立441个志愿服务专项小分队,既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呼兰区档案馆展出了“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暨档案见证呼兰文化发展及《档案法条例》图片展,来自区档案馆、区市场局、团区委的党员志愿者化身家乡“推介官”,向来往游客和市民推介“呼兰百年仙人掌”“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呼兰漂浮的雕塑公园”“呼兰露营基地”等区域优质游玩目的地。在建设路街道佳禾幼儿园,党员志愿者们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实例展示、趣味讲解、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导孩子们识别垃圾食品、过期食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呼兰区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提能力 迎亚冬 共建生态呼兰 见证实力呼兰”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端午节期间,呼兰区腰堡街道开展了社区广场“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三下乡”活动,腰堡街道党工委、工会国企退休职工文艺骨干、三电社区文艺团队,与市文联曲艺工作者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同台竞演。群口快板《冰城全民迎亚冬》表达了冰城人“迎亚冬”的热切愿望,东北大鼓《印象尔滨》让群众重温“尔滨出圈”的由衷自豪。这既是呼兰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哈尔滨市“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特色志愿活动正式启动。
提升品牌之力
健全精准高效的供给体系
呼兰区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依托龙江志愿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平台定向发单、志愿者定向报名、群众定向评单的 “三定工作法”,有效整合项目资源,扎实开展具有呼兰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一丛棠棣花在柳树下开得多美丽呀,仿佛天空的繁星放出闪闪的光。顽皮的风推着、摇着怕羞的棠棣花……”“伴读妈妈”范兰香是康金中心学校教师,在她温柔的诵读声下,10岁的小峰忘记了网络游戏,沉浸在书籍《稻草人》情节中,安静专注地倾听,想象着自己也要像稻草人一样善良,做事尽职尽责。
呼兰区党员志愿者参加“伴读妈妈”志愿服务活动
在呼兰区,像小峰一样被“伴读妈妈”影响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呼兰区妇联立足“妇”字特色,发挥“联”字优势,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以关爱留守儿童读书行动为突破口,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措施,搭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成功打造富有呼兰特色的“伴读妈妈”志愿服务品牌,广泛招募各行业、各领域“伴读妈妈”志愿者近200名,与3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结对伴读,通过日常伴读、困难帮扶、课后辅导、特长培养等多种方式,“伴读妈妈”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了全方位关爱。
呼兰区党员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在呼兰区许堡乡水稻村的稻田地里,青年专家志愿者们手扶秧苗,查看墒情,细心地为农民朋友讲解水稻种植新技术和施肥技巧。从扣棚方法到消毒浸种,从育苗方式到秧田管理,青年专家讲得细致,农民朋友听得认真。这是呼兰区开展的“春耕乡村促振兴 青年建功向未来”主题志愿活动,青年助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通过发放《水稻育苗生产技术要点》手册、深入田间地头科普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对传统的种植习惯进行改造升级。共青团呼兰区委着力打造“青春助农”志愿服务品牌,按照“服务助农、科技引领、专业指导、示范带动”的服务原则,成立青年助农志愿服务队,用科技知识助力农业生产,上半年已开展助农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