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庆云:打造特色基层服务站 打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庆云县法学会围绕服务企业法治需求、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打造经济开发区基层服务站。真正把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在企业发展一线,为法学会工作提供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阵地载体,打通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一米”。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强基固本筑牢堡垒
建平台,打造法治服务“新阵地”。 庆云县法学会以“提升服务企业质量、调处涉企矛盾纠纷、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目标,依托经济开发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立足功能定位,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成为法律服务、普法教育、矛盾化解的重要平台。强队伍,打造法治人才“加油站”。鼓励和支持会员承担重大课题研究以及参与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活动。搭建“学习大讲堂”“法学沙龙”“企业家周末下午茶”等多形式平台,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和成果交流,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提供法律支撑。建机制,打造法治建设“新驿站”。坚持“党建强会、党建促会”理念,切实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党建工作。明确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职责,完善会员服务制度,规范会员管理。建立巡回服务、值班服务机制,组织引导会员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高标准开展法律服务和矛盾化解。
探索融合联动机制 协同作战强化保障
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与“首席”融合。基层服务站点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有机结合、强强联手,作为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利用基层服务站点充分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化解一般性矛盾冲突,如遇到难以化解的重大矛盾冲突或者难题,则立即联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参与整个案件始末。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与商事调解中心融合。借助庆云县法学会商事调解中心职能优势,在经济开发区派驻商事调解中心,对日常法律咨询中摸排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就涉企矛盾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大力推进商事调解、法治服务向专业性、行业性领域延伸。
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助力企业突破桎梏
做好法治体检“观察员”。每月组织法学会会员深入重点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2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件次,形成法治体检报告18个。做好纾解困难“调解员”。将法学会工作融入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法治先行,充分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调解工作,在矛盾化解中实现“情”与“法”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办好企业事,做好企业的“贴心人”。该基层服务站点自成立以来,有效调解复杂涉企纠纷30余起,指导企业开展合规审查80余次。做好法治教育“宣传员”。大力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将惠企政策、法律服务送到企业,精准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40余次,共走进企业6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