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滨州邹平:聚焦“心安镇街” 统筹推进“五安工程” 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来源:长安滨州    编辑:王岩


邹平市青阳镇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镇为目标,聚焦“心安镇街”,统筹推进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治安体系建设,打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青阳镇结合不同时节特点,充分研判社会治安形势,加强社会面巡防,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有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有效降低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让居民们生活得更安心。截至目前,青阳派出所开展巡逻活动102次,出动警力共256人次,共拦截针对群众实施诈骗的各类电话220个,成功干预诈骗警情30余起,上半年各类案件案发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

狠抓矛盾纠纷调处,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青阳镇召开专题会议1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20余起,健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创新工作方法,发挥村干部、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收集排查“关口前移”,构建覆盖全镇的社会综治网。按照“网格员–村(社区)–责任区–镇”的四级网络模式,由“自上而下”的矛盾纠纷事后调处,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民情民意超前干预,第一时间收集记录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牢牢把握调处工作主动性,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青阳镇加大了对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力度。其中,投资1.58亿元的邹平市西青路广富隧道(二期)项目顺利建设开工,改造镇域乡村道路10余公里,新增自来水供水管网20公里,排水管网9公里,电网升级改造8处,有效提升了我镇的基础设施水平,让镇域的通行更便捷、生活更便利,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推进民生服务保障大局。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关注困难群体,切实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让每一个居民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结合镇域特点,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坚持“线上+线下”“窗口办理+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因人施策,竭力为群众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面对面办理群众业务2400余次,微信接受群众业务咨询300余次,受理8小时外预约服务80余次,为老弱病残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保持办理业务群众满意度100%。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美丽宜居城镇。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对河湖、山林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居民们在清新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完成化西路等重要节点绿化补植1000余平方米,17个村实现垃圾分类亭安装全覆盖,投资7万元实施广富隧道口亮化提升工程。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培育城镇底蕴内涵。今年以来,青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异彩纷呈,开展“植树添新绿 同心筑未来”2024年义务植树活动、“青阳不远·fun肆悦动”职工运动会等文明实践活动10余次,镇村两级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开展省市各级“送戏下乡”“送电影下村”等文化惠民活动18场次。西窝陀村王先志38年深山种树的事迹被评为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好人;青阳炒鸡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名录;范公文化研学路提升工程进展顺利;三月三庙会、夜猫子集等民俗文化活动反响热烈。

下一步,青阳镇将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以“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为依托,助力推动“心安邹平”建设,不遗余力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心安”之城,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