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桓台:“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
来源:淄博政法 编辑:王岩
淄博市桓台县公安局果里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作为平安建设“一号工程”,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和形势需要,设立由人民调解员常态入驻的人民调解室,推行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的“三调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护航村居、企业健康发展,实现矛盾源头化解、就地化解,辖区连续15年无堵门、堵路等影响村居、企业健康发展的案事件发生。2022年8月,果里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各类涉村、企矛盾隐患风险加大,桓台县公安局果里派出所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遵循务实避虚、疏导相济的原则,设立由人民调解员常态入驻的人民调解室,推行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的“三调联动”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步工作法”,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宣讲联动,靠前一步防风险
深入群众“广答疑”。联合驻所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充分利用“百万警进千万家”、警民恳谈、普法宣传、平安课堂等形式,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特别是针对农村征地补偿、村两委换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用工等易触发矛盾纠纷的敏感问题,对所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宣讲,为群众答疑解惑,明晰自己的权利义务。2023年以来,共走访群众1.2万余户、企事业单位230余家次,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讲、警民恳谈会、平安课堂等活动70余场次。
主动介入“强指引”。果里派出所辖57个行政村、3个大型社区,为更好地服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派出所联合驻所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将矛盾纠纷化解焦点投向“村规民约”,通过社区民警挂包村庄社区,依托“一村一警务助理”,为完善“村规民约”提供前置法律指引,以法治促自治,源头有效防控矛盾纠纷。宣传引导“正能量”。将调解成功案例精心提炼、归纳总结警示语言、制作宣传视频,通过“平安果里”公众号、抖音视频号、村居社区LED电子屏等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遵规守法正能量。
会商联动,有的放矢求奇效
简单纠纷现场调解。派出所每周对走访摸排、接处警及案件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根据类型和激化程度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对问题单一、易化解的矛盾,民警现场调处化解。如涉及邻里矛盾纠纷,发挥各村村务理事会、村警务助理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协调化解,“三调联动”机制做好法律保障工作。
复杂矛盾到所调解。对于当场难以调解或因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符合调解条件的,发挥驻所人民调解员作用,民警会同驻所人民调解员共同化解,避免矛盾升级。
疑难杂症把脉施方。对容易导致事态升级和引发舆情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充分发挥“三调联动”机制,及时对接法官、律师,调动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和疑难问题调处,班子成员靠上工作,力求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下。
调处联动,对症施方化淤堵
用情劝解,化干戈为玉帛。“三调联动”机制启动后,首先进行带有人情味的劝和,在理清纠纷脉络的基础上,包案民警联合驻所人民调解员以“亲朋”身份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深挖问题根源,从政策、法律、道理、心理等多层面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消除感情和意见分歧,促进双方握手言和。用理调解,明是非息纠纷。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规民约”与当事双方说事拉理,充分激发群众自尊、自爱、自省的传统朴实价值观念,让当事双方着眼长远、换位思考,明晰“远亲不如近邻”“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且饶人”等道理,把纠纷化于无形,促双方“和为贵”。2023年10月,辖区苇河村因开展文化活动影响附近居家病人休养产生纠纷,果里派出所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既要照顾休养病人诉求,又不影响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积极性的情况下,及时与矛盾双方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协调村委安排临时活动点,待病人休养好身体后,再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的设施优势组织群众开展娱乐活动,果里派出所的工作也得到了双方的理解和肯定。用法求解,凭法条止纠纷。对于积怨深、难调处的矛盾纠纷,组织三调会商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专业调解建议,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的判决案例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尽量促使矛盾双方在驻所人民调解员、驻所律师、驻所法官见证下成功达成调解协议。2023年以来,果里派出所通过“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的“三调联动”工作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