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济南市莱芜区: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问于民”践初心

来源:济南社会工作    编辑:王岩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连心园社区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贯彻“三问于民”,努力创建协商共治、有序参与、和谐幸福的新时代社区,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卫生村”“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等14项荣誉,被山东省民政厅确认为莱芜区唯一的全省基层治理社区级实验点。

近年来,连心园社区以“三问于民”为工作主线,积极推行“151”责任分工工作模式,培养全科社工,实行轮岗制度,将社区工作科学划分为5大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在团结协作前提下,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急难险重工作统筹安排,全体工作人员相互补台,拧成一股绳,合力将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社区以“红色套娃”治理模式(红色社区-红色网格-红色小区-红色楼宇-红色单元-红色居民小组)为组织架构,科学划分8个网格,建立“连心党群议事会”38个,按照就近、就地、就事、就便原则,通过网格分组摸排走访,收集群众关切,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随时召开议事协商会议。严格落实“六步议事”程序(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召开会议、公开公示、研究落实),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后,达成“最佳方案”。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调研,收集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邻里纠纷、小区绿化、路灯不亮、下水管道不通、停车困难等问题225个,对辖区内破产单位小区、未就业人员信息摸排49条,推动基层党组织由“问题找上门”向“出门找问题”转变。

坚持目标导向,问计于民。社区充分整合“两委”、党支部书记、网格长、驻地企事业单位代表、业委会主任、物业负责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积极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居民调动起来,破解社区人际不熟、人心不通、人情不深等难题,成功推选75名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的居民成为社区党群议事会成员。根据居民需求、问题解决难易程度及可执行性进行近期、中期、长期分类,对于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利用议事协商平台第一时间解决,对暂不能解决的事项,召开业主委员会成员参加的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决策讨论,上报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解决,实现社区工作由“站着看”到“一起干”的转变。党群议事会创建以来,协商解决邮电小区及万和园房产证、职工大学宿舍化粪池淤堵、职工大学供暖、外贸及邮电宿舍老旧小区改造等多类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实现100%,获得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实现“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事众人议”。

坚持结果导向,问效于民。解决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是“党群议事会”的最终目的,议事会成立以来收集到的225个问题已经全部协商解决。为及时倾听民生反馈,做好反思,调整工作方法,社区组织成立了“社区评议团“,目前统计确定为第一届社区评议团成员共24人,通过召开社区工作评议会共统计工作建议12条,社区根据建议守正创新、有破有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实现为民服务高效能。社区成立以来,累计处置12345工单1188件,其中2021年累计396件,2022年累计362件,2023年累计342件,2024年1-6月份累计工单88件,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实现了居民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社区矛盾共同解决、社区环境共同优化、社区文明成果共同分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做牢做实“三问于民”,发挥社区党组织“头雁”领航,协同物业、业主委员会“三驾马车”作用,才能更好解决群众的实际难题,以更有效的方式疏通服务群众的堵点,消除群众面临的痛点,持续提升基层工作效能。下一步,凤城街道连心园社区将牢固树立以居民为中心的思想,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