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庆云:用好“望闻问切”四诊法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庆云县崔口镇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用好“望闻问切”四诊法,查明“病源”,找准“症结”、祛除“顽疾”,做好群众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动“望诊”,用心用情察民情

崔口镇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建立镇、管区、村委会、网格员四级网格阵地,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党建指导员桥梁纽带作用,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去”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中获取第一手信息;通过“村规民约”“圆桌会议”“板凳会议”等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每月召开乡村治理工作例会,共同研究基层治理工作。近年来,获评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市级枫桥式司法所,周辛和二三屯村被评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善于“闻诊”,做细做实听民声

基层治理就是要深入基层“闻气味”“听声音”,厘清“基本盘”,找到问题的关键,将问题解决在最前沿。崔口镇以民之所盼“闻”政之所向,通过设置“小板凳”化解室、流动马扎议事会、“微心愿”信箱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会场+现场”“集中+分散”等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民情、领会民意,深挖症结,明确靶向,梳理形成“问题”和“需求”的诊治清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勤于“问诊”,群策群力解民忧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坚持问政于民倾听民声、问需于民采纳民意、问计于民顺应民心。崔口镇坚持多元共治机制,注重挖掘和发现热心公益的居民骨干,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作用,21个行政村均建立“一约四会”。同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等事务,通过发挥群众自治力量,在群众中找对策、找方法,用群众“好计策”办好“惠民事”,实现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

“切诊”,以真以诚暖民心

崔口镇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望闻问”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组织相关科室部门进行“把脉会诊”,对号入座、对症下药,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结果去”,使矛盾风险点消失在萌芽状态。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问题清单”向“幸福账单”转变,把为民办实事的过程升华为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100余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