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济南济阳:小小烟头引纠纷 “垛”愁善解安民心

来源:济南政法    编辑:王岩

 

一场意外之火引发的纠纷

“你们这是非法拘禁”“不签字你就别想走出这个院”,济阳区垛石街道某村委会办公室内发生激烈争吵。济阳区司法局垛石司法所负责同志在得知纠纷信息后,立即组建由“垛愁善解”人民调解室专职调解员参与的调解小组赶赴现场,迅速介入安抚双方情绪。

依据失火现状及垛石消防救援站出具的证据了解到,某信号塔公司维修人员刘某在垛石街道洼子街村西维修信号塔时,其刚吸剩的烟头掉落地面引燃杨柳絮,大火给13户村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其中12户损毁的财产较少,当日在调解小组的调解下达成协商。剩余一户石某的财产损失较大,双方当事人在交涉中发生激烈争执,将最初拟定的协议撕掉。村民石某见协议未达成便阻止刘某离开现场,刘某感觉被“非法拘禁”,因此双方争执愈发激烈。

“双重调解法”化干戈

眼见“硝烟味”愈加浓郁,为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调解小组为了打消刘某担心被村民“拘禁”和村民石某担心刘某走后赔偿问题无法解决的顾虑,决定用“背对背”调解法,与双方分别约定日期进行调解。

调解小组深入研究找准纠纷切入点后,分别为双方当事人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和化解策略,采用“双重调解法”暨“重法度而不失温度;重真情而不失分寸”进行调解。先给双方当事人分析失火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耐心讲解法规条文,以“法条”为尺,让双方都有比较清晰的心里预期,同时用“情理”的关怀感化双方,寻求双方在利益诉求中的平衡点。情理法为“根”,耐心和热情为“茎”,公平公正的化解双方心结为“果”,最终纠纷得以圆满妥善解决。

“锦旗”传信任,责任砺前行

近期,村民石某将一面印有“公平公正、一心为民、垛愁善解、调解有方”的锦旗送到济阳区垛石街道“垛愁善解”人民调解工作室,对调解小组的热情服务及高效调解表示感激和高度赞扬。区司法局垛石司法所负责同志接到锦旗后表示,群众的锦旗不仅是对调解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在收获沉甸甸荣誉的同时,我们体会更多的是责任和力量。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济阳区以“让人民调解成为群众解纷首选”为理念,区司法局指导全区各调解组织将法治宣传、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方式,融合渗透在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进一步运用好“有事咱拉拉”四步调解法、“小板凳”调解法,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到老百姓心坎里。截至目前,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65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