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四联调解”化解市场矛盾纠纷工作法
来源:淄博政法 编辑:王岩
青年路街道航东市场位于淄博市周村区中心老城区,贯穿三个社区主要生活区,服装、餐饮、农贸市场、便民超市、早餐摊点等业态群聚于此,熙熙攘攘的同时,城管执法与占道小商贩的对峙矛盾、流动商贩之间抢占地盘的矛盾、商户与消费者权益平衡的矛盾层出不穷。青年路街道充分整合资源,打造阵地“联建”,职能“联动”,网格“联户”,纠纷“联调”的矛盾调处工作法,以群防群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守护好这座拥有30多年历史的市场“烟火气”。
阵地“联建”,打造“一站式”市场解纷平台
一是打造服务阵地。按照“就近服务、方便群众”原则,在航东市场内打造“和事佬”议事厅,方便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成立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书记担任调委会主任,调解队伍由社区民警、司法所、市场监管所、村居法律顾问、城管中队、商户代表、物业管理企业等10方力量人员组成。
三是畅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圈。依据市场“小而杂”的状况,因地制宜开展“流动调解”,简单纠纷当场处理,复杂纠纷社区“议事厅”联合处理。
职能“联动”,推动群防群治“总动员”
一是打造居民“自治圈”。依据市场业态搭建自治平台,成立早餐市场“合伙人”、农贸市场“红管家”、沿街“明星户”3支自治工作团队,规范自身营业行为,实现有序合法经营。
二是挖掘乡贤力量。整合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等资源力量,作为“特邀监督员”为社区管理建言献策,为市场管理“挑刺”,为矛盾调处助力添彩。
三是强化“四所”联动。派出所采取数据联采、治安联防、矛盾联调等方式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司法所指导培训调解员业务,做好法律宣传;市场监管所主动对接,将消费纠纷纳入调解格局;村居法律服务所从专业角度助力调解工作,形成“握指成拳”的联动合力。
网格“联户”,夯实做细商圈治理基础
一是建立“联户”台账。细化网格管理体系,网格员摸排登记责任网格商户信息,做好管理服务,推行网格挂包商户模式。
二是建立市场网格巡查制度。实行“日排查、周巡防、月调度”工作机制,密切关注矛盾隐患,把超前预防与主动化解相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疏导、早化解。
三是做好宣传教育。通过引导经营户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推动服务品质提升,实现矛盾源头“减量”。
纠纷“联调”,发挥多元化解体系合力
一是“调解”名片进街入户。设立意见簿、诉求箱,公布服务热线,张贴调委会人员名单,扩大市场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二是信息互通一体化。网格员发挥“信息中枢”作用,与当事人双方、调委会成员及时沟通交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调委会定期召开“碰头会”,对疑难、反复、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和预判,力争工作主动权。
三是“连环招”解“连环扣”。通过走访民情、治安防控、法治宣传、心理疏导等方式预防矛盾“失控”,按照案情难易和涉及群体,将案件分为一般、疑难、重大三类,因类施策,灵活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情绪安抚”“明法析理”等方法,精准把脉群众“心结”,提升调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