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乐陵:推行“五微”工作法,筑牢平安建设“安全网”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今年以来,德州乐陵市丁坞镇探索实施以“微组织、微平台、微激励、微机制、微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五微”治理新模式,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为民服务“无微不至”,精准到位。

“微组织”化解纠纷

全镇成立76个“和事佬”工作站,成员涵盖村“两委”干部、红色先锋网格员、民意代表、致富带头人、红白理事会会长等。明确“六大工作”任务,即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移风易俗、乡风文明、邻里守望和志愿服务,为平安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建立“网格长+网格员+片区长”工作模式,将全镇8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纳入“三级”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风险排查、矛盾化解、治安管理、志愿服务、信息采集等工作,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民事纠纷80余起。

“微平台”畅通民声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丁坞镇围绕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承接南开大学“双驱动—科技赋能与深化改革共促”课题成果,实施数智赋能全国试点项目,开发“丁坞运营”智慧管理系统,开通医保缴纳、印章使用等18项线上办理服务通道。聚焦部分群众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问题,推出“一键呼应”功能,通过建立“收集—上报—督办—销号—评价”网格事项处理全链条闭环运行机制,让村民足不出户可以反映问题。智慧运营中心收到提醒后,对接收到的事项一站式受理并全流程分流办结,做到服务事项“远程办理”、民生诉求“一键回应”,群众反映诉求办结时限缩短23%。与此同时,丁坞镇打破信息壁垒,接入“雪亮工程”“高空瞭望系统”“国土资源视图”等系统,并将事件上报、平台实时监控接入智慧运营服务中心,针对安全生产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实现精准化、实时化管理服务。

“微激励”促进参与

丁坞镇从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实施农户积分制度,不断完善“积分超市”建设,并制定《丁坞镇“积分超市”运行管理办法与积分评定细则》,积分类别涵盖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矛盾调解、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榜样好人等8大方面,引导村民通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践行村规民约、参加志愿活动等获取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免费兑换各类物品,实现让有德者又有得,村风民风持续向好。目前全镇8个行政村均已建成不同特色的“积分超市”,兑换资金达1.2万余元。如今,积分制管理新模式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活水”,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务议事日、主题党日”等活动,既化解“矛盾纠纷”,又营造文明乡风,让乡村治理真正“活”起来。

“微机制”凝聚合力

丁坞镇创新“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调解模式。自然村一级,在镇政府、司法所法律顾问协助背景下,用好“和事佬”工作站,由村干部主导,在发生矛盾纠纷时,准确出动调解,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行政村一级,由党代表、政协委员、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主导,按照“谁适合谁上”的原则,灵活处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行政村”。镇一级,实行政法、纪委、公安、司法、信访、行政村“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六部门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能多方联动密切配合。其中,政法负责政治引领、高效统筹,纪委侧重反映党员、干部等问题,公安负责涉黑涉恶及依法打击非访,司法侧重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信访负责案件受理、积案调查,行政村侧重直接受理、摸排管控等,联防联控保证“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通过对人员力量配备做“加法”、工作负担做“减法”,换来乡村服务管理上的“乘法”效应,化解矛盾上的“除法”效应,激活乡村治理主体的能量。

“微治理”夯实力量

丁坞镇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在建强队伍、厘清职责、优化机制、搭建平台、服务管理上出硬招、求实效,有效破解了“单兵作战”“有责无权”“责大权小”等一系列基层行政执法“老大难”。目前,全镇建成了由镇长兼任队长、18名持证人员组成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全员实行定岗定责,聚焦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街区执法、卫片治理、道路交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领域,在“两室一中心”集中办公、联合执法、应急处置,“范围全域化、职能整合集约化、协调配合一体化”的大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破解了原来“看得见、管不了”的基层治理难题。对红色先锋网格员上报的、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以及超越下沉执法权责的事项,在丁坞镇智慧运营体系加持下,能实现村庄-乡镇-部门多方联动,打造“3分钟村干部到场、10分钟镇级干部到场、30分钟市直部门到场”的快速处置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执法效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