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平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深耕善治“微网格+”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编辑:王岩
近年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镇张天井村立足村庄发展实际,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探索实施精微善治“微网格+”治理模式,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打造网格治理品牌,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走出一条乡村善治、群众满意、共享共治之路。
全域细分,党建“微网格”织密“一张网”。张天井村辖区面积2.48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4人,党员50人,耕地面积1300亩。按照“无缝覆盖、方便群众”的原则,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乡村治理提升管理制度,将全村265户884人精准定位到46个“微网格”片区中,每个片区10-15户村民,“微网格”片区联络员全部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将党的建设、民生保障、法律服务、纠纷调解、应急救助等各类资源和治理服务辐射到户、到人,实现最小单位精细化管理。
乡贤赋能,打造“微平台”凝聚“贤力量”。注重德治示范引领,张天井村借助慈善基金会,探索实施“村两委+乡贤参事”治理模式。2010年2月,“张天井村家乡人慈善基金会”成立,14年来,基金会成员从最初的21人发展到47人,其中党员有16人。党员和村民累计捐款近60万元。每年初四,村里举办乡贤恳谈会,与村两委共商发展大计;基金会成员逢年过节回家时,村干部上门拜访,联络感情,互通信息。通过“张天村家乡村慈善基金会”微信群,村里大事小情在群里即时发布,组织在外乡贤议村事、帮民困,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参谋建议、示范引领、桥梁纽带作用。成立至今,已帮助过18名生活困难户、197名60岁以上老人、资助学子60多名。现在,学成归来的学子变多了,乡风变得更团结、更和谐、更文明、更醇厚,“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也越来越多,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议事协商格局,形成“村中大事大家一起干,村中小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
亮明身份,服务“微治理”激活“新效能”。为鼓励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与乡村治理,先后成立了党员红旗先锋队、三八巾帼志愿队、青年服务队三支队伍,定期入户走访、政策宣传、服务群众等。同时,根据村庄道路、片区、网格等划分为46个“微网格”片区,“微网格”片区联络员由20名党员干部、26名村民代表组成,将联络员信息钉在片区街头巷尾“亮明身份”,在责任片区内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当好社情民意联络员、村级事务代办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切实形成了“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微治理”格局,网格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真正破解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真抓实干,构筑“微产业”描绘“新画卷”。张天井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先锋作用,在解决群众急愁所盼的问题上冲在前、干在先,村民团结,邻里和睦,将全体张天人串联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个的产业奇迹:全体村民齐上阵,历时7天,完成2400多米6500多平方米的生产路的修筑;从放线、挖沟、施肥,浇水、栽种、覆膜……仅用24天完成5800棵60亩榛子树田;27天,一座崭新的梨丸子加工车间矗立眼前……张天井村握紧新时期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抓落实、解难题、开新局,平阴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济南市五星级党支部、山东省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各项荣誉花落张天,让产业的生机勃勃绽放在张天,让生活的安居乐业宜居在张天,让社会的平安稳定固化在张天,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