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沂源县人民法院:“三联三极”全链条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工作法

来源:淄博政法    编辑:王岩


沂源县地处山区,为解决山区“事故多、纠纷多、官司多”、“处理难、赔付难、执行难”“三多三难”问题,沂源法院以降低“万单成讼率”为切入点,坚持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通过与行业和主管部门联通、联合、联治,推动交通事故纠纷处理渠道“极畅”,流程“极简”、效果“极优”,创新形成“三联三极”工作法,全链条化解交通事故纠纷。

交通事故纠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发生交通事故的人民群众往往要反复奔波于交警、保险、鉴定、法院等各单位之间,如何低成本高效解纷,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沂源法院立足整合资源、畅通渠道,简化流程,优化效果,创新采用“三联三极”工作法,切实保障事故受害人权益。2020年以来,沂源县事故调处成功率97%,沂源县法院道交案件收案比2020年下降35.83%,并实现了纠纷无矛盾激化、无上访、零投诉。

解纷资源“联通”,打造“极畅”解纷渠道一是联通工作平台,统筹社会力量。牵头会同公安、检察、司法部门统筹成立全县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组建“同心源”功能型党支部,5名干警组成的专业审判团队会同交警、保险理赔、鉴定、行业组织30余名工作人员集中入驻,实现资源联通,做到解纷业务一站受理、全程覆盖。

二是联通行业力量,推进源头预防。发布涉道交纠纷保险行业“万单成讼率”通报,召开联席会议并融入司法建议,提高保险公司诉前化解纠纷的能动性,整改消极理赔行为,履行社会责任,辖区保险公司“万单成讼率”由2022年的10.11‱下降至8.71‱。三是推行流程再造,实行分层过滤。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实行行政调解挺前、行业调解及时跟进、人民调解和特邀调解诉前加力、司法调解兜底的“五层过滤”调解模式,畅通解纷路径,将大量纠纷解决在前端。速裁数智“联合”,塑造“极简”解纷流程一是速裁专审支撑,高效保障权益。对诉前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的案件,实行“短、平、快”的要素式审判,90%以上的案件开庭时间在30分钟以内,平均办案周期为12天,满足当事人的高效解纷需求。

二是数字智慧助力,解纷流程“极简”。依托自主研发的“一案一群司法链调解系统”,法官、调解员主导建群,组织当事人全程在线完成举证、质证、调解、签字确认、送达结案、点对点过付等,当事人利用空闲和碎片化的时间,实现纠纷处理“指尖办”,900多名受害人在“零跑腿”的情况下就收到了赔偿款。

三是降低维权成本,合理设定预期。研发自助赔付测算小程序,当事人只需输入赔偿项目金额、责任比例等基本信息,即可自动生成相关赔付金额,帮助当事人合理调整诉讼心理预期,缩减当事人维权成本。

解纷力量“联治”,保障“极优”解纷效果一是到期督促履行,兑现胜诉权益。建立督促自动履行台账,承办法官对到期生效判决进行督促履行,自动履行情况纳入法官业绩考核,成功率达65%以上。二是畅通救助路径,解决后顾之忧。对生活困难、被执行人确无赔偿能力等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开通线上线下救助申请路径,联合交警、检察、司法、民政等部门,通过救助基金、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临时救助及大病救助等形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困难。三是多维普法宣传,法治沁润人心。联合公安、保险公司等部门在学校、社区、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等场所利用双微、传统媒体、现场普法、司法建议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预防交通事故、安全出行等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让平安出行、遵规守法意识深入人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