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德州乐陵:三策并举 三度合一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乐陵市杨安镇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信访化解机制,创新推行“三访联动”“三微同治”“三位一体”新模式,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行“三访联动”,跑出化解“加速度”。推行“坐诊接访”。以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为平台,设立信访接待室,以建设“人民满意窗口”为着力点,开展信访接待场所规范化建设,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搭建起一座“连心桥”,推动信访秩序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处理问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群众思想认识由“抵触”向“信任”转变。开展“线上化访”。依托“味都杨安”微信公众号留言箱和83个自然村微信群,收集群众意见、开展政策宣传、发布便民信息。对群众咨询政策、问题即时答复,反映一般性问题,5天内办结;复杂疑难问题,经协调会商,30天内办结。变“一时息事”为彻底解决,着力推进信访问题的化解。落实“出诊下访”。围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涉众型信访问题、婚姻家庭纠纷及其他各类纠纷,采取“带案下访、随机接访、包案会办”等方式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工作。形成主要领导按周接访,其他班子成员每日接访,领导干部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基层下访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领导多下去、群众少上来,最大限度把矛盾隐患化解在一线。创新“三微同治”,服务群众“有温度”。“微网格+”创新信访治理方式。全镇83个自然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村小组“一周一排查一上报”、村“一周一排查一分析一上报”、镇“一月一排查一分析一研判”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微治理+”凝聚信访治理力量。建立基层“1+13+N”群防群治体系,利用“老邻居”“老熟人”“老感情”的优势,将退休党员、乡贤代表、志愿者等力量融入网格服务中,共同参与信访治理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微品牌+”净化信访滋生土壤。打造微光暖“杨”品牌,建立“小马扎议事会”模式,将村头巷口打造成为宣传法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的第一阵线,“一站式”收集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普法更有温度。

布局“三位一体”,提升群众“满意度”。完善“村规民约”,让群众的事情群众管。全镇83个自然村结合各自实际,修订符合村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问题。建立“暖心驿站”,让群众的事情有人帮。依托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倾听群众心声,梳理群众困难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需求和心愿,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推行“阳光信访”,让群众的事情有效办。深入开展“敲门”行动,落实“一事一回访”制度,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全面“回头看”,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全流程、全周期跟踪回访。2024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26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怨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