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威海经区崮山镇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创新

来源:长安威海    编辑:王岩


近年来,威海市经区崮山镇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将各类风险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充分整合力量

实现“单一调解”到“多元化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矛盾纠纷也愈加复杂多样,以欠薪引发的矛盾为例,牵扯基层社保、经发、司法等多个部门,为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崮山镇打造高标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科学设置矛盾多元化解室、心理咨询关爱室等功能室,综治、纪委、民政、农办、司法、调解、法律服务、派出所等部门入驻集中办公,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矛盾纠纷一站受理、一门办结,真正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超前受理、集中化解征地拆迁、家庭矛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的矛盾纠纷341件,占到矛盾纠纷总量的93%。

强化技术运用

实现“实地解决”到“线上解决”

坚持与时俱进,围绕群众满意推进“智慧调解”建设,推行“一码解纷”APP,群众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解纷无忧。居民于先生对“山东解纷码”小程序赞不绝口。于先生长期出差在外,通过监控发现邻居将鞋柜、纸箱堆放在自家门口,多次与邻居远程沟通无果后,将相关诉求填写到了解纷码小程序中。五渚河社区调解委员会收到后,第一时间安排调解员上门了解情况,于法于情,多维调解。解纷码全流程实时追溯纠纷调解的进度和结果,让群众更加顺畅、直观、省心。

为使解纷码更好地发挥作用,崮山镇以镇级调解委员会为主力,16个村居调解委员会为基础,建立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分析研判、流转督办、调解处理、结果反馈等制度。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各项矛盾纠纷进行“分流、指派、转办、交办、受理、调解、督办、反馈”,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大抓基层基础

实现“人情治理”到“依法治理”

在基层,小到家长里短、邻里关系,大到房屋拆迁、土地争议,群众有问题,总会想到去找基层调解委员会解决。

村民王某和邹某就因土地界限问题,找到了调解委员会。该村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向双方解释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强调和平解决纠纷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法律的解决方案。这是崮山“两人”队伍培养的缩影,近年来,崮山镇坚持规范遴选程序,突出能力素质,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支人民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借助“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与“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建立“师徒结对”关系,“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指导处理矛盾纠纷,构建横向互动的培养模式。通过完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参训人群,将“两人”队伍真正打造成为群众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带动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