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龙口:和“枫”细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来源:人民公安报 编辑:王岩
近年来,龙口市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工作目标,按照法治化、专业化要求,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多元化新格局,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站式”矛调中心深化源头治理
龙口市公安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市委政法委在全市层面下发通知,进一步明确镇街区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属地责任和统领作用。充分发挥镇街区“一站式”矛调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属地派出所的联动配合,推行《风险提示函》制度,派出所民警对日常排查、警情处置、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以《风险提示函》的形式及时推送转交矛调中心,中心接收后立即进行二次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派出所。
龙口市公安局对矛盾纠纷突出或者涉嫌违法犯罪的风险隐患,及时移交派出所依法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升级。通过上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双向提醒、双向流转,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闭环处理。今年以来,共向镇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推送《风险提示函》50余份,处置成功率达95%以上;矛调中心向派出所移交案件线索3条,派出所均依法处理。
“三所联调”把“情理法”说通
近日,新嘉街道两户居民因装修产生纠纷,进而发生肢体冲突。新嘉派出所民警了解到,虽然是邻里纠纷,但双方积怨已深,如果走硬性处罚程序必然会加重矛盾。于是,民警、司法调解员、驻所律师齐上阵,从法、德、理、情等方面入手,耐心细致做工作。最终,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握手言和。
在庭所对接、警律联调的基础上,龙口市公安局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属地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实行“三所联调”机制。由派出所牵头,在各派出所设立“三所联调”工作室,司法所、律师事务所通过定期值班、预约到岗、随叫随到等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选派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律师参与纠纷类警情的调解,开展调查化解、法律支持、风险评估、跟踪回访等工作。对短时间内无法调解、风险较大、需属地党委政府或者其他职能部门参与的,及时报送“一站式”矛调中心协调处置。
汇聚多方力量打造联调共同体
近日,龙口市公安局东江派出所民警在办理一起殴打他人案件时,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有业务往来,因为一时冲动发生肢体冲突。为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民警在“法润芝阳”平台上申报诉前调解,在人民法院诉源治理中心法官的配合下,启动“警法联调”,仅用一天时间就成功调解,既让双方免受处罚,也为双方理清了关系,赢得双方一致称赞。
龙口市公安局联合市人民法院“法润芝阳”诉源治理平台,将全局派出所分管副所长、办案民警和警务助理共600余人加入警法联调人员库,积极打造警法联调共同体。对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伤害类、毁财类等案件,民警在依法办理的同时,引入处罚前司法调解,推动建立“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矛盾分层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延伸到派出所。同时,积极组织村企干部、警务助理、老党员等在基层有威望、会调解的人员,建立1000余人的村级调解“智库”,对工作中发现的邻里、家庭、情感等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此外,龙口市公安局依托行业调委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工作室等社会力量,建立了“陈学童工作室”“马春江工作室”等特色工作室,总结形成“警网融合”等工作经验,通过驻所工作室现场调解、社会调解力量上门调解、会同行业部门联动调解等形式,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解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龙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