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陵城区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议事厅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来源:德州日报 编辑:王岩
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有效途径,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建设村民议事厅,为群众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提升治理效能。
搭建全覆盖协商议事平台
联合体搭台。10个区域党建联合体党委牵头搭建村民议事厅,作为群众议事平台,每月组织开展“村民说事”现场会,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办事、公开评事”4项环节,让群众决议党建联合体及村级事务,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党员示范。依托主题党日活动邀请群众代表,由党支部书记汇报当月“初心·陵航——在你身边”为民办实事活动成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式讨论,以“拉家常”方式了解群众对党支部办实事的满意度,听取群众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真正做到议事、办事全流程群众参与,有效拉近干群关系。群众决议。规范参与议事的群众范围、议事内容、议事流程,突出群众议事主体地位,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管。引导群众既关心解决自家“小事”,也关注村级乃至联合体的“大事”,为村庄规划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等出谋划策,共同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畅通多渠道群众参与模式
线上+线下,丰富议事方式。村“郑好办”党组织志愿服务队成员分别认领胡同,每日空闲时间入户收集民意,志愿服务时间总计超过8.6万小时;每月25日由村党组织书记组织召开“村民说事”现场会,群众集中反映未解决的问题;建立村民说事微信群,公开党支部书记联系方式,让在外务工的村民及时了解村情并参与到村庄治理中。室内+室外,便利群众参与。统筹考虑农情时节、天气等因素。协商议事的地点以村民议事厅为主阵地,结合月度重点工作、“村情夜话”等活动,在村文化广场、粮食晾晒场、种植大棚等场所适时开展,在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基础上,让更多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决策中。
一册+一箱,收集群众建议。建立走访记录手册,设立意见收集箱。包村干部和村党员常态化开展走访,记录群众诉求,能立即解决的当场办理,做到问题不过夜。需要协调多部门合作的,反馈给村党支部和镇部门,一周内给予反馈,确保群众反馈的问题“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规范全流程问题化解机制
齐抓共管汇聚合力。成立“郑好办”党组织志愿服务队、“老支书谈心”调解团、“正在讲”宣讲队伍3支队伍,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党组织志愿服务队负责解决群众日常急事、难事、闹心事。“老支书谈心”调解团负责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邻里不和等问题。“正在讲”宣讲队伍在政策宣讲、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上下联动协同办理。镇机关部门联系到村,及时将联合体层面难以解决的村级难题收集到镇级层面。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限期到村,针对议事过程中群众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场办公,共同商讨解决措施,针对问题定责任人、定目标、定措施,构建形成镇村户三级联动格局,推动议事问题化解。建章立制长效落实。建立“三个1”工作机制,即1名党政成员帮包1个党建联合体,每月列席1次村民议事会,督促和指导工作开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确保村民议事工作常态长效,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