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持续深化平安建设 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谱写人民调解新篇章
来源:德州政法 编辑:王岩
近年来,乐陵市市中街道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助推平安建设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谱写了人民调解工作新篇章。
夯实平台基础,促进规范化建设。打造占地900平方米的市中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入驻工作人员20人。设置诉求办理窗口,矛盾纠纷调解室,“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根据需要设置12345热线、警务下沉、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网格化马上办、物业管理等八大窗口,采用开放式办公,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通过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导入、分流处理、集成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
健全组织机构,实现制度化保障。成立市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居)委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委会成员兼人民调解员,共同负责基层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分析制度、排查制度和调解责任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调解工作。制定《市中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市中街道人民调解首问责任制》,定期召开信访矛盾研判会,有针对性的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解决问题。坚持两排查一分析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科学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配合镇政府落实信访案件“六包一”制度,密切关注重点信访人群,多措并举化解疑难矛盾纠纷。
优化调解机制,协调多元化联动。积极加强与综治、信访、社区、12345市民热线、派出所等部门协调联动,健全完善“访调对接”“公调对接”机制,定期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和矛盾纠纷协调会议,听取各社区(村)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对未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制定详细的化解方案,由过去的“单兵出击”模式转变为“协同作战”模式,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针对社会难点、热点和群体性矛盾纠纷,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调处,按期回访,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2024年来,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4次,成功调解案件23件,有效维护辖区内的和谐稳定,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探索以案释法工作模式,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向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纠纷的解决过程成为向当事人及群众普法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