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治理创新 > 技术创新 > 正文
首页

济宁经开区:“党建引领,五化共进”开创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

来源:济宁网格    编辑:王岩


济宁经开区积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致力于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经开样板”,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上不断求突破,结合辖区内皆为农村网格的特点,积极探索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党建工作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把全区129个基层党组织嵌入网格,把340名党员融入网格员队伍,实现党组织统领网格化各项工作,创建“网格全域化、队伍专业化、责任明晰化、管理闭环化、保障常态化等“五化共进”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

一是推进“网格全域化”。经开区将党建、综治、城管、环保、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合为一体,将村庄内和村庄周边的主次街巷、学校、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全部纳入网格,构建“多网合一、一网通管”的全域网格。按50-80户的标准因村制宜划分网格654个,实行由“行政村+网格号+门牌号”组成编码识别。对人员实行“文明积分”管理,推进镇村积分体系(文明银行)建设,设立村级“文明银行”,“文明银行”购置米面油、日用百货等生活物质,设立奖池,村民以“文明积分”兑换。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培育农村居民生活新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良性格局。目前,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110余场,兑换物品价值7万余元,参与群众3000余人。

二是推进“队伍专业化”。建立由网格员、指导员、包保干部三级网格服务体系。每个村内微网格均配备1-2名网格员。在此基础上,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包保干部和1-3名指导员,包保干部由乡镇科级干部担任,指导员由乡镇机关干部、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优化调整网格员队伍。把好网格员选用入口关,对现有专职网格员优化调整,号召一些有意愿、有想法、有能力、有威望的“乡贤”担任网格员,目前共调整10名网格员。同时,选优配强专业网格员,根据部门重点工作任务和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如综治、应急、住建、供电、供气、供热等,每个网格内都明确一名专业网格员,及时为群众解释、解决涉及本行业工作问题,做到网格全覆盖。

三是推进“责任明晰化”。经开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发现、解决、上报、反馈群众最关心、基层最紧要的大事小情。指导网格员切实当好“七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纳员”、安全和生态环境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便民事项“代办员”、办理情况“监督员”。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行“网格+”,建立“网格+代办”“网格+调解”“网格+志愿”的运行机制。全面实施群众“点单”、网格员“清单”服务模式,采取勤走访、唠家常、送温暖、听民声等形式,排查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组建志愿服务团,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网格志愿活动,提升网格治理效率,为群众精心、精细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精品化的便民服务。目前,共组织开展政策宣传100余次,直接处理各类矛盾问题88个,对接需求服务90余次,帮办代办便民事项150件,民生保障服务及时率、覆盖率均实现100%。

四是推进“管理闭环化”。经开区完善“网格吹哨、分级处置、督导评价”三步闭环工作法。网格吹响第一哨,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隐患,自身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处理,今年共上报及处理各类问题500余个。分级处置提效能,对上报事项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指导员、包保干部、区直部门单位四级责任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出区”。督导评价压责任,每周根据问题上报数、办结率等指标,对网格员、村党组织书记、指导员、包保干部评价赋分,同时,选优配强专业网格员,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通过评选优秀网格和网格员,形成学榜样比先进的正向激励,带动网格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现已评选星级网格员16名。

五是推进“保障常态化”。经开区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亮点工程,组织部长直接部署开展,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作为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评议的重要依据,为全面实现党建统领网格化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资金保障,将网格化服务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党费下拨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优先在网格化工作开展中使用。增强人员力量,推动党员干部带头下网格,建立包保干部和指导员制度,将新招聘公益岗纳入服务范畴,充实基层网格员数量。健全完善培训机制,成立经开区“网格学院”,采取集中培训、观摩交流、案例教学等方式,区级每年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5天,镇级每季度至少开展培训1次、每次不少于3天,目前,共组织各类培训20余次,参训网格员600余人,实现培训全覆盖,网格员队伍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友情链接